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夏街村: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迎来大发展
“以前这条路是土路,后来变成了水泥路,如今变成了又宽敞又干净的柏油路。”年过古稀之年的徐阿姨对夏街村的变化感慨良多。
夏街村是荔城街典型的城中村,亦是增城最为古老的村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夏街村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迎来大发展,经历了从一片水田到一幢幢房屋,从一条条乡间小道变柏油大道,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的蝶变,焕发出现代城市的风采。
土地征用村民纷纷做起小生意
新中国成立后,夏街村水田多,村民以种植粮食、菜蔬和养殖业为主。20世纪80、90年代,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夏街村的大量土地被征用,村民们洗脚上田,从此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土地征用后,夏街村预留征地15%的土地作为自留用地,用于集体或私人建商铺或厂房。到目前为止,全村各经济合作社已经建成综合楼15座,沿街商铺一千多间,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两栋楼和两间商铺。”村干部说。
许多村民开始在自家商铺开便利店、卖肉菜、卖水果乃至开茶餐厅,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私营企业。当年做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的要数黎岳权一家,20世纪90年代,黎岳权积极支持儿子黎志豪和村中兄弟开办饮食业,在夏街大道办起了“三星酒家”。后来“三星酒家”租期满后,他继续协助儿子用自家的楼房办起“新三星酒家”,经营早午晚茶市、饭市及喜庆筵席,因他们善于经营,当时食客如云,生意非常火爆。
夏街村的经济从过去的农畜渔果为主转变为以工商贸为主,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家家户户相继有了电话、彩电、冰箱、摩托车、汽车等,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来穗人员聚集 家家户户吃上“租金饭”
近年来,随着增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增多,于是村民们纷纷将自家闲置的房屋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夏街村目前有7个经济合作社,常住人口有4100人,登记在册来穗人员有5300人,夏街村成为“外来务工者聚集地”。
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除了务工、经商外,收取租金也占据了一大部分。村干部告诉记者,“在房屋出租方面,夏街村每年的集体收入有2000万元左右,人均收入有3万元以上。如今,夏街村基本每家每户都吃上了"租金饭"。”
村庄改造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夏街村的人居环境经过了几次全面整治,村容村貌也逐渐提档升级。改革开放后,夏街村委对村容村貌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治,一改往日“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将雨天污水横流、晴天臭气扑鼻的街巷建成平滑的水泥路面,并设置美丽的沿街花坛,街巷变得干净整洁。
目前夏街村正积极推进村庄改造工作,对村域内的14.77公顷进行全面整治。整治项目包括合理划分2处电动车电桩、平整村中坑洼道路、整治村道环境卫生、修缮村环境绿化、整治临街商铺外观标识等。
“去年夏街村修了一条又宽敞又干净的柏油路,现在村民出行更方便,村子也变得越来越靓了。”经营一家便利店的王大姐告诉记者。
村干部表示,通过整治,为村民提供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的人居环境,将夏街村打造成设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浓厚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舒适居所。
未来发展旅游 让更多人领略古村落风采
夏街村是一个开居时间较早的古村落,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村内还保留着大量古老建筑以及总长约520米的古驿道。为保护历史建筑文化,近年来,夏街村通过手工艺传承和文创落户等模式来活化古村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少对古村保护与发展感兴趣的社会创客、从事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扬的手工艺人进驻夏街村,有“榄人榄园”“爱碧邻·花巷”“乡村美学实验室”“织女刘娘传统女工坊”“巴本文创”等,为古村落增添了浓厚的文艺气息,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
村干部表示,未来夏街村计划发展旅游业,以古村落为主题,开发一条美食街。这种方式不仅有助活化古村落,让更多人了解夏街的历史,领略古村落的风采,而且还能带动村民的房屋出租,促进村民增收。
新闻推荐
演练活动现场。演练活动现场。演练活动现场。5月12日,是全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师生掌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