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在车陂玩出新意思车陂办起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为20万外来居民寻找家的感觉

南方都市报 2019-05-14 13:16

[摘要]车陂办起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为20万外来居民寻找家的感觉

5月12日,车陂涌,老中青村民一起起龙。

南都讯记者董晓妍尹来通讯员孔剑锋每年的5月到12月,都是千年古村车陂村的盛会。

作为广府龙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2017年,车陂龙舟被正式列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天河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端午之际,车陂开展的赛龙舟、吃龙船饭、“招景”等精彩活动,逐渐成为车陂一张亮眼的“龙舟文化名片”。

2018年,第一届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今年是艺术节的第二个年头,除了传统的龙船赛和招景活动外,今年节展还联合广州大剧院办起一场“龙舟戏剧嘉年华”,组建起自己的龙舟艺术团,有舟可扒,有戏可看,龙舟文化在车陂搞出了“新玩法”。

为什么是车陂?天时、地利、人和

“就是三个词:天时、地利、人和。”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苏志均感慨,车陂就是龙舟文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片沃土。

龙舟文化,是广州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依水而生,因而和广州大小村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能在车陂一代一代地传承发展,而且生命力越来越旺盛,这有车陂自己的优势。”

苏志均是村里的年青一代。据老人家介绍,早在明朝时期,车陂村就已经有赛龙舟的活动了。“这段历史是可以追溯的,我们村里的‘老龙’(注:龙船)现在已经有152岁。老人家都说,在没有扎起辫子的年代里,车陂人就已经在划龙舟了。”在苏志均这样的年轻人看来,厚重的历史沉淀足以为今天的龙舟文化正名。

“再者就是地利。”车陂村地处天河区东面,东靠东环高速公路,西至车陂路,南邻珠江,北接广深高速公路。“你可能想象不到,车陂村有3个地铁站,而且其中的两个地铁站是整个城市的交换站。”据悉,目前金融城东区也位于车陂,覆盖车陂80%的土地面积。在苏志均看来,车陂作为一个枢纽型的中转站,无论水路还是陆路,其区位优势都非常明显。

车陂宗祠多、姓氏多。车陂村中的郝、苏、王、梁、黄、简、黎、马、麦等九大姓氏,都拥有自己历史悠久的祠堂,村中30多座祠堂庙宇星罗棋布。由此,宗祠发散出的社群效应、辐射面积自然就比一般的村落要大。“早期的时候,很多车陂人走出去打工、淘金。这些从车陂出去的人,逢年过节都会带一大批朋友回来,因而车陂每家每户的海外侨胞也特别多。”苏志均分析,外来社会关系植入村内,为车陂村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不同的属性和人脉,也为车陂年轻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早年出去的车陂人,如今也是车陂龙舟文化发展起来的实力保障。我们每年都会收到来自这些家乡人的捐赠,再利用这些资源在村内组织公益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自己唱戏不如搭稳戏台

2011年,苏志均研究生毕业。他告别了企业高管的职位,应邀回到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即原车陂村委会)工作,开始关注村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作为车陂村子孙,一脉相承、最难以割舍的活动就是“扒龙舟”。

苏志均决定从扒龙舟入手。2015年,由车陂公司牵头,苏志均与其他有志之士组建起专业的团队,着手车陂村扒龙舟“申遗”工作。2017年,“车陂村扒龙舟”成功入选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5日,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成立,确立了促进会以“车陂扒龙舟”为品牌核心,以全民振兴车陂传统民俗文化为目标,扩大车陂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

“今年继续筹办这样一个龙舟文化艺术节,也是希望以这样一个符号,把天河独特的文化串联起来,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村内的人居环境和邻里关系,包括来穗人员的融合。这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苏志均回忆,车陂的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从2016年开始筹备,2018年确定好样板,今年将对艺术节再深化。

天河区和车陂街道提供党建引领和职能协调,企业广泛进驻提供活力,苏志均和团队想在车陂搭起一个多方都能“唱戏”的龙舟文化大平台。“我们作为一个NGO组织,更多的思考并非在于如何盈利,而是怎样才能连接更多优质资源,为更多角色提供可能。”

今年的艺术节同样是企业承办多方参与。在探索企业合作的路子方面,苏志均有自己的思考。“企业有他们自己的需求,无论是公益活动还是商业合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搭好平台、提供好服务。彼此保留发展空间,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车陂这块平台上,向商业反哺公益的方向努力。”

让20:1的来穗人员有家的感觉

5月12日,在第二届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苏志均介绍,作为2019·尚天河文化季的精品项目,今年的龙舟文化艺术节也有不少“新玩法”。

据了解,从5月起,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一直持续到12月,将为广大市民群众带来传统龙舟赛、招景活动、特邀宗祠剧、龙舟戏剧嘉年华、龙船饭体验、扒龙舟体验、粤港澳国际龙舟赛等系列精彩活动。

端午节特别活动将于6月2日至9日隆重举行,贯穿端午假期,历时8天。车陂村内各个氏族多艘传统龙船接连上演起龙、采青、赛龙、探亲、招景、趁景、吃龙船饭、吃龙船饼、唱大戏、酬神、藏龙和散龙等传统仪式,精彩纷呈。

除了传统龙舟赛和招景活动外,还有广州大剧院MEGA及云舟文化创作的宗祠席间剧演出、龙舟戏剧嘉年华、汉服巡礼、至in水乡市集、水上花市等艺术表演。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也为世界各地游客准备了扒龙舟体验、龙舟拔河趣味赛、宗祠游赏、宗祠城际穿梭、龙舟文化展览、龙船饭体验、文艺剧培训、文创市集、亲子研学、摄影采风、文化课堂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同时,推出运动服饰、文具用品、生活用品、装饰品等文创产品,不仅可以看龙舟、玩龙舟,还可以将龙舟带回家。

车陂村自古是大村。“本地居民超过1万人,而外来人口目前已经超过20万人,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凝聚本土及外来民众的人心,龙舟文化无疑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苏志均坦言,如今大部分车陂村民都不在村内居住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来穗人员的身影。

“一方面缓解了天河区的人口流动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大量来穗人员提供了居住的空间。在我看来,正是这群庞大的外来人口为车陂村提供了新的可能。如何才能让这一群人有家的感觉?就是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这才是实现融合的关键。”

在苏志均看来,每日8小时的工作之余,应该为车陂的外来居民提供更为多样的文化生活。“我们现在与广州大剧院合作,拉起一个村民艺术团,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而参与进来的大部分都是外来居民。”和本地村民一起,大家通过艺术的手法,了解车陂故事,再借由自己的肢体演绎车陂故事,实现一种真正意义的融合。

“我从来都不是要做颠覆传统的事。建起促进会,搞起龙船比赛,组建龙舟艺术节……就是希望以各种各样的新尝试,能真正为车陂文化带来生命力,让车陂更加包容。”

图片:通讯员供图

新闻推荐

天河区公办园新增近4000个学位 预计今年学位竞争依然激烈

信息时报讯(记者李丹)昨日,天河区教育局公布了《天河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2019年招生计划》。据悉,今年天河区新增18所教育部门...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