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卅载 医者师者开拓者

南方都市报 2019-05-13 16:38

5月8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磊参加团队的课题组会。此时广州已是初夏,他仍身着薄棉服。

↓5月7日,王磊带着学生出诊,这个上午他一共看了10个病人。

医者生涯

生命观

人生要有梦想,要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坏的准备,接受最差的结局。给别人做手术,包括我的病情,都是这样的指导原则,我都要考虑最坏的结果。

这几十年我非常庆幸,我的身体没有拖过后腿,一直精力充沛地做喜欢的工作。人生就是一个旅程,早一天晚一天都要踏上这趟车,每个人都难以逃脱,我只是早一天下车而已。

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了,我就倒着生长,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王磊仿佛天生注定要在“医学”的赛场上拼搏一辈子。即使经历过起跑落后,也转换过跑道,然而一旦确认了目标,他所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勇往直前,跨越障碍,打一场对抗病魔的耐力赛。

立志

怀揣成为外科医生的梦想

1969年,王磊出生在河南的医学世家,父母与外祖父都是河南县城颇有名望的医生。他从小就在医院的大院子里长大,从家到医院手术室不到50米距离。看着父亲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王磊的内心早已坚定今后的人生目标。

1987年,填报高考志愿时,王磊追随父亲的步伐,报考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系。虽然被调剂到了口腔医学专业,但他一直怀揣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梦想。

本科毕业后,他放弃分配的郑州口腔医院,回到父亲的医院,并从口腔科调到了普通外科,王磊笑称这是“进口转出口”。但由于本科学习多是口腔医学相关基础课程,实习见习都比临床医学系少,王磊决心要继续深造,在基层医院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考研,却遭遇了几次落榜。

1995年年底,王磊与新婚妻子南下广州,先是在暨南大学附属医院进修普通外科,后来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硕士,成了国内结直肠外科领域领军人物、此后中山六院首任院长汪建平的学生。毕业后,他留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工作,2000年又读了在职博士。王磊对于科研的追求让他一直处于“知识饥渴”的状态,在他看来,生命的奥秘在于分子科学,而博士期间是探索问题深度最好的时间,一年的在职博士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他。“我想去世界最好的研究所做科研”,抱着这样的目的,2001年9月,王磊申请赴世界顶尖的肿瘤医院,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分子病理学系从事消化道肿瘤领域博士后研究。

由于在国内很少涉及分子医学,刚到美国实验室时,基础薄弱的王磊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都不知道如何使用。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弥补差距,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无论工作日还是圣诞节等大型节日,他都埋头在实验室。

“我在美国做警察的邻居,问我有没有丈夫,因为一天到晚完全见不到他”,谈起那段日子,陪同王磊赴美的妻子有些无奈。当时在另一个实验室工作的妻子,独力照顾两个孩子。

当时赴美签证的有效期是3年半,其间王磊没有回过国,坚持学习科研到签证到期的前一天,“这3年半,我还是挺自豪的,没有浪费任何一天。”

创业

开荒建设全国顶尖专科

2007年,当时的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定位为胃肠肛门医院。汪建平担任中山六院首任院长。王磊追随老师来到这里,开始了创业之路。为了中山六院的发展,王磊的双手握过手术刀、执过笔墨、敲过键盘、举过酒杯甚至还拿过铲子。

当时,这家位于天河城中村的二级医院只有一栋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设的九层住院楼,就连收入,也比当时三甲医院的新晋医生要少,年薪只有五六万。说到环境艰苦,原中山六院院长、现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脑海里闪出王磊的一个画面:他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拿着铲子,铲平院内的一块空地,以方便就诊患者停车,当时的六院连停车场都没有。

门可罗雀的住院部、拿不出手的科研业绩、急需建设起来的医院新大楼……王磊时时挂在心上。为了让新大楼顺利建起,不爱应酬的王磊这一年间没少去饭局,做足跟村民的沟通工作。

功夫不负苦心人,从2009年到2010年,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当年广州市内单体最大的医疗大楼封顶,完成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在王磊的提议下,医院还在新楼为员工建设了咖啡厅和健身房。医院住院病人数量、科研经费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1年,王磊被提拔为副院长,先后管理过科研、教学、人事、后勤、信息和临床,每个新岗位都是学习和挑战。王磊坚持每天早上7点到医院,晚上10点回家。周末就到外地去讲课交流开会。科室护士长初丽丽曾问过他一周能回家几次,王磊回答:“不超过两个晚上。”初丽丽说王磊每天7点前必定到办公室,没感受过早高峰的塞车。王磊的以身作则,让同事们也不敢对工作有丝毫怠慢。

最终,2016年中山六院获评三甲医院,其胃肠肛门外科也逐渐登上国内结直肠肛门疾病诊治领域的领军位置,其他综合学科也取得了蓬勃发展。

为师

昔日后盾今为动力

2008年,准备读研的马腾辉来到中山六院选导师,身处城中村,四周荒凉。“到底要不要来六院,它以后能发展成怎样?”马腾辉的犹豫在见到王磊之后烟消云散。“是被他的魅力吸引过来的”,王磊明确告诉马腾辉,来六院不是享福的,而是过来开荒拓土,也不要想着以后拿多高收入。马腾辉没被王磊的“下马威”吓住,反而在这个导师身上看到了建设学科的决心,“来六院就是为了做胃肠道专科。”那一年,马腾辉成为了王磊的临床型研究生。

王磊给马腾辉定的课题方向是放射性肠炎损伤,这是个难出成果、别人不重视不愿做的领域,他们一做就是10年,并取得了许多实质性进展,例如针对已经放疗的患者,所开创的新手术方式—————天河术。

“他对病人同事和蔼可亲,但对医生、课题组学生要求很严”,马腾辉说王磊每个病人都需要他们提出几种方案,哪种方案好,要提出依据,尽可能降低危险系数。“他对病人管理要求很高,问病史的时间比我们还久,病人需要什么他最清楚”。

王磊有一个习惯,当天做完手术的病人,他当晚一定会回来看那个病人,不单早上查房,晚上也查房,“这样会让病人和家属更安心,对于术后并发症也能更好地监控”,马腾辉说王磊手术后还会把各种细节做好,观察病人的体征、引流情况等。而做完这些之后,他回到家还要写文章,思考科研。有时晚上留在医院,突然有了想法,即使深夜十一二点也会叫上值班的课题组学生开个短会。

“他可以不用这么忙,只做手术也有成就感,但那只能服务你的几个病人。而做临床科研,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成果,则能惠及更多的患者”,马腾辉看来,王磊的忙正是他的价值体现。

导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而作为他的学生,如果技不如人,也得不到便利,“老师很正直,不偏不倚,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他会直话直说。”另一位学生范新娟说。

王磊病后,课题组成员们肩负着更重的任务“以前手术拿不下来,老师会来帮忙,但现在必须自己做得更好更优秀,不能再让他这么累”,马腾辉说以前王磊是坚强的后盾,现在则是精神支持。

而王磊病后这一年,他的团队课题进展似乎更快了,在放射性肠炎领域,屡出新的发现和文章,“以前总让他催着进度,有些课题组成员内心也愧疚,希望文章早点发布出来,给他安慰。”迄今王磊共培养研究生16人,其中博士生11人,硕士生5人,病后也依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和课题组。

5月8日下午5点,身穿羽绒服,打着点滴的王磊依然出席每周的课题组例会,鼓励他们继续创新。而课题组成员们也依旧向王磊汇报工作和课题进度,“他在我们眼中是老师,不是患者。”

学生们知道王磊要强,在他病后,也不曾在他面前流露出悲伤的情绪,反而想要更积极地与他一起面对。只要看到关于胰腺癌新的文献、新的治疗方式,都会分享给老师师母,无论如何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广州高第街中约”的许广平

人们谈起鲁迅的后半生,绕不过去的一个人就是许广平。而许广平,何许人也?“名门闺秀”。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后,因鲁迅母亲、鲁...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