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医疗康养文化艺术 社区渐变多维度优质生活圈
广重社区不少旧楼已加装电梯
猎德村越来越吸引年轻人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 甘韵仪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本周关键词:提升品质@社区改造
城市整治广州实践
写在前面
过去,人们对社区的要求可能还停留在“居住”上,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有限的土地往高品质发展,社区变成一个“生活”的地方。8日,羊城晚报记者蹲点两个社区,观察社区如何通过精细改造,补齐民生短板,打造多维度优质生活圈,在衣食住行、医疗健康、文化滋养等方面提升居民获得感。
记者蹲点猎德村
品质提升吸引年轻白领租住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天河区珠江新城南部的猎德村。猎德村是广州首个整体改造的城中村,距今已有十余年改造历史,但持续在“点”上精雕细琢,提升品质。
村民欧姨向记者描述,过去猎德村是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整片改造后,居住环境变好,但政府每年还会改进一些地方,比如今年菜市场升级开业、改造公厕、在公共空间增加运动设施、新增有文化底蕴的小路等。“这些细微的改动让我觉得很贴心,也因为品质一直提升,性价比较高,所以能持续吸引附近工作的白领。”
租客小彭就是一个例子,记者遇到她时,她正在社区的快餐店享用广式云吞面。“我之前住在棠下,公寓很小,租金1700元,后来因为想养宠物,我就搬到了猎德与人合租,租金贵了600元,虽然租的是房间,但外面空间共用,住起来舒适度更高,而且出入都是大路,比较安心。”小彭认为,猎德地处CBD,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善,与人合租后租金性价比较高。“这里有高端的商业中心能吃喝玩乐,有健身房、游泳池、公园可以运动,还有快餐店、小超市、菜市场提供实惠商品。而且住进来后,让我欣喜的是,这里古色古香,独具岭南文化特色,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同时能接触岭南文化,是个很不错的生活圈。”租客汪小姐在猎德住了3个月,平时喜欢做饭的她惊喜地看到猎德菜市场升级改造后,营业时间延长了。“以前有时候加班结束再到菜市场,基本都卖光了,现在市场延长营业时间,即使加班也可以买菜给自己美美做顿饭了。”
记者蹲点沙园街广重社区
医食住行打造老有所依家园
上午11时许,在海珠区沙园街广重社区配餐点,一份以红烧南仓鱼为主角的两荤一菜餐食被装进餐盒,送到沙园四街南9号3楼黄瑞冰手上时,饭菜还热气腾腾。黄瑞冰80岁了,因为最近雨水不断,她的膝盖发疼,不能像往常一样到饭堂和街坊们一起用餐。黄瑞冰告诉记者,身体好的时候,她会自己走下楼,散步到离家约300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享受用餐、读报、医疗等服务。记者在黄瑞冰所住楼宇看到,新加装的电梯已经运行,“我基本不坐电梯,想多运动,但加装电梯还是给我们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毕竟这个社区老人不少。”除了这些,还有一个让黄瑞冰开心的消息,不久广重社区将进行微改造,楼道加装扶手、地面更加平整、绿树更加葱茏。
医养结合、长者大配餐、社区微改造、旧楼加装电梯……记者蹲点发现,已有60余年历史的广重社区,从医食住行上为长者打造多维度优质生活圈。“广重社区曾经是广州重型机器厂的职工宿舍,老龄化严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增强,我们意识到必须要精细化治理社区,共商共建,以有温度、暖心窝的行动,提升社区品质。”广重社区党委书记张剑龙说。
如何做到?张剑龙介绍,广重社区微改造项目,提早一年就开始征集意见,通过三轮的居民议事,从高到低对居民希望得到改造的项目进行排序动工;此外,广重社区回应居民需求,大力推进旧楼加装电梯,目前已有36个梯口完工,成为加装电梯示范点;沙园街道长者饭堂扩容升级,打造成居家养老一体化平台,开展包括日间托管、生活照料、助餐配餐等5项重点项目,实现长者服务“全员化”。“曾经因为居住环境不佳,很多老职工搬走了,现在广重社区环境好起来,老街坊也回来了。”黄瑞冰感慨道。
数说
截至2019年3月底,广州市共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687项,其中已完工128项,正在实施231项,已立项正开展前期工作328项,力争到2021年,实现在册的所有老旧小区项目基本完成。根据市统计局社情民意统计调查,81.5%参与调查的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使其生活品质提升。
本版制图/林春萍
新闻推荐
乐峰广场的7米“大白兔”。□文信息时报记者赵鹏宇图受访者提供“五一”四天小长假来临,除了外出旅行,不少市民更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