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新机遇,科创新力量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广东科技报 2019-04-26 13:05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主席、副主席证书颁发仪式。通讯员供图本报讯(记者刘肖勇通讯员袁仕联)4月21日,重磅级支持创新创业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广州市南沙成立。该联盟由香港大学等香港六大高校及香港工程科学院,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中科学广州分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等粤港澳三地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及广东院士联合会22个单位共同发起。这是粤港澳高校科研院所携手支撑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会上,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秘书处依托单位广东院士联合会与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刘人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分别被推选为广东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廖兵、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陈广浩、中山大学副校长王雪华、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程伯中、澳门大学副校长葛伟、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吴宏伟被推选为联盟副主席。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高战军,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庆顺,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刘志明,澳门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徐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广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潘建国,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出席成立大会相关活动。

既是“港澳所需”,也是“湾区所向”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表示,今年2月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广州发挥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这为广州在新时代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之一。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落户南沙,必将推动粤港澳科技及产业深化合作,必将推动更多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南沙落地和转化。希望联盟充分利用南沙政策叠加的优势,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为院士专家到广州创新创业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广州市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院士和专家在广州的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希望院士专家多到广州考察、交流合作。

今年初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段时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联同广东省及澳门特区政府都在致力推进创科发展。围绕国际科创新中心建设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让粤港澳的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港澳的院士专家充满期待。中国工程院院士、联盟(广东)主席刘人怀教授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的发起成立既是“港澳所需”,响应港澳地区广大院士专家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赤诚心愿,也是“湾区所向”,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的大平台。

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了解,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不同于技术创新联盟,也不同于产业联盟,是人才单位的联盟,是支撑院士专家创新创业的联盟,助力院士专家科技成果转化的联盟。联盟将以为高端科技人才服务拓展延伸到为联盟成员单位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联盟(香港)主席任咏华教授介绍,联盟目的在于加强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将粤港澳院士专家合作交流向产业、向市场延伸、向国际化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等各界有识之士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据介绍,未来联盟将依托广东院士联合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平台,协同粤港澳政、产、学、研、金力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大赛、粤港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基地一系列品牌活动、项目。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联盟(澳门)主席刘良教授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由粤港澳主要高校科研机构、与院士有开展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或有意愿与院士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院士工作机构为主体,是开放的工作联盟,欢迎符合条件的单位加入联盟,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会上,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秘书处依托单位广东院士联合会与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链接

联盟发起单位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工程科学院;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院士联合会

新闻推荐

落体指尘间 月与中国人

□陈思奇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17)班中国人童年时接触到的第一首诗可能都会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