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自夸,会让人获益
当孩子做出一条题、获得一个荣誉、赢得一场比赛时,不少孩子会特别兴奋,有时不免“自吹自擂”,夸自己一番。但一般家长怕孩子骄傲,会拐弯抹角否定孩子夸奖自己的行为。但很多家长又怕总压制孩子的表达,就是在教孩子否定自己,将来孩子到社会上不会展现自己。对于“自夸”,家长孩子究竟怎样的态度才比较适合呢?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温倩茵 蔡晓素通讯员 谢智菲
不建议“自夸”:不攀比不自吹
采访中,一半家长认为不建议孩子学“自夸”。
家住番禺区的家长王女士认为,大部分孩子都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重视,倘若受到一些挫折,就会“玻璃心”。“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求表扬,做了家务希望得到家长夸奖、成绩进步希望老师表扬。他们害怕失败,甚至会为了获得表扬而故意回避困难,不敢挑战自我。”王女士表示,家长们都很关注育儿的方法,大家都会找一些如何赞扬和鼓励孩子的方法,但是很少有听说让孩子学会夸奖自己的。但她会教孩子认可自己,不要攀比、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越秀区家长李先生表示,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有可能的话锻炼一些表演、语言艺术方面的特长,在参与比赛,或者亲友聚会时孩子能谈吐大方,很好地介绍自己。“但重心不建立在"自吹"上,不能逢人就自夸,一旦孩子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高的定位,那她就可能很难"下来",作为家长要把握好尺度。”李先生还表示,不建议孩子自夸的原因还有一个,现在孩子常常有爱好攀比的习惯,如果孩子明确自己是学生身份,比学习争做学霸那是可以的,但是自夸过程中比较了其他方面就会变得导向不正确,而且孩子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往往就会变得目中无人,看不出别人的优点,也不会谦虚待人。
建议“自夸”:有助建立自信
也有一半家长表示,应该让孩子学会夸奖自己,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看到自身的闪光点,认可自己。
“我小时候常常批评自己,但不懂得夸奖自己。自夸会让我感到难为情,而且我觉得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才不可原谅。所以,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我一直被自卑包围着,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洪小姐因为自身的经历,所以赞成孩子要学会“自夸”。
东怡小学家长张女士认为夸奖自己不是和别人比较,学会夸奖和鼓励自己,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需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所获得的成就,让自己更自信和快乐。
越秀区家长卢女士表示,低年级的孩子由于性格使然特别爱“求关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竭力表现自己,但还没有“自夸”的意识,家长要提醒他发现别人的优点。“我的孩子则是比较低调的,不爱刷存在感,我会鼓励他多多展示自己,建立自信。”卢女士说。
老师:学会夸自己就是学会爱自己
海珠区宝玉直小学驻校社工罗允健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学会夸奖自己,能客观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后在面对困难时会有更多的效能感。罗允健强调,夸奖更多是鼓励而不是盲目吹捧,不是炫耀。通过鼓励孩子在某件具体的事上恰当的夸自己,可获得积极的处事态度,再慢慢协助孩子将这种态度带入到其他生活事件当中。不论输赢,孩子能继续用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当下的情况,减少负面影响。
那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学会夸奖自己呢?罗家桥虹小学罗老师说,学会夸奖自己,其实就是学会爱自己。“我们都听说过爱自己,爱自己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词。何谓爱自己,其实就是尊重自己、激励自己。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很多风浪,给学会奖励和鼓励自己,信心会倍增,生活会更有趣和快乐。”
罗老师建议,教孩子学会夸奖、认可自己应该从几点入手。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予孩子正向的教育,要赏识和鼓励孩子,将对孩子的爱和鼓励用言语表达出来。“我们虽然没拿第一名,但你坚持完比赛没放弃,真棒啊。”“你已经很努力了,我为你感到自豪。”“这幅画真漂亮,你注意了很多细节的勾勒。”
其次,是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最后,父母以身作则,在工作或生活中取得成就和获得胜利时,通过一束鲜花、一顿美餐、一包零食等去奖励自己,告诉自己做得很棒,孩子也会意识到认可自己是一件很喜悦的事情。家长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值得为自己感到骄傲,你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完成了这个,给自己点个赞吧。”
心理医生:自夸是获取关注的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成瘾行为科主任叶坚认为,“自夸”和“获取夸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生活中,热衷于自我夸赞的人不算普遍,但自我欣赏、获取点赞的行为是每一个人出于本能的正常心理需求。正如成年人发朋友圈,大部分是“晒”美好的生活,而很少把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公开,这就是一种通过呈现美好的一面来获取关注的方法,而青少年对获取肯定的心理需求则是更加强烈。
“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孩子童年玩伴缺少,即便生活在小区,放学后成群一起玩耍的现象并不普遍,也因为学习压力大,放学后仍需要用很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使大部分孩子变得更加孤独,这种孤独让他们更渴求得到关注。”叶主任说。叶主任建议,一些天生的优点不需要夸赞,例如聪明、漂亮、帅气等,而是要夸赞孩子经过后天努力取得的成就,使他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形成更长远的积极影响。
校园里,有两类学生会常常得到老师、家长的关注,第一类是后进生,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出众,在学习方面有一定的自卑感,于是会从其他方面吸引关注,例如穿着名牌衣物、使用名牌产品、显示自己的力量、比较在虚拟世界(电子游戏)的成就等,这些炫耀就相当于无言的“自夸”,用别人眼中的“问题”寻找存在感。还有一类学生更加需要注意,那就是优等生,“对于心理医生而言,"学霸"的心理状态往往不是最好的,这个孩子在成为"学霸"的过程中,可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学霸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极高的期待下长大,内化成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们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存在感,此外的一些问题则都被缩小了,甚至成为“可爱的小问题”。当孩子在学校成了学霸,每次都考第一,偶尔考了第二可能就不能接受,进入社会后抗压能力也低,导致出现人际关系上的种种问题。
新闻推荐
求职者面试时要有一定技巧陈晓摄□本报记者管丽娟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各类人才招聘市场“供需两旺”的季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