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时节·唐诗里的瓦松
春天,是瓦松的花开季节。瓦松,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种喜欢生长在老房子瓦顶、盛开穗状花序的植物。初唐文学家崔融的《瓦松赋》就很生动地点出了瓦松长在屋顶这一鲜明个性:“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但长在屋顶的瓦松,身材单薄,“高不及尺,下才如寸”,不开花时自然就难以吸引人往屋顶看去。
当然,还有一个习惯看法,总以为瓦松应该长在瓦片顶上。而广州的房子,如今大体都是水泥房了,真正的瓦屋没见多少。也因此,虽然我经常喜欢到广州的街巷溜达来溜达去,但与瓦松的相遇,却是一再错过。不过,只要用心发现,我相信自己一定有机会见到的。果真,后来我在广州车陂、东圃都曾遇见过瓦松。
瓦松属于景天科植物,叶片和植株有些肉墩墩的,模样有些像南北美传来的芦荟之类的植物,因此很多人都以为它是外来植物。其实,瓦松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植物——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了文人歌咏的对象。但好玩的是,唐代的诗人文学家歌咏瓦松,喜欢夹带着一些揶揄的口吻,其对瓦松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带有极其复杂的情绪。唐代诗人郑谷的《菊》以瓦松和菊类比:“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说,长在池岸边的菊花,从来不羡慕长在高高屋顶上的瓦松,因为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芳香;而瓦松虽踞高高的屋顶,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用。
另一唐代诗人李华的《尚书都堂瓦松》,在最后也来了一句“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涧底”代指松树。诗中用松树反衬瓦松,说瓦松哪知道深深的山涧底下,霜雪封锁的松树们生活得多艰辛呢。但诗人对瓦松还是有一番赞美的:“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诗人说,瓦松的身影容貌是“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这两句不用解释,想象一下,瓦松的“鸳鸯色”、“翡翠容”那该有多美呀。
虽然唐代诗人认为大自然界的“无名小卒”瓦松比较取巧,喜欢寄生在高高的屋顶,比不上青松和菊花那么朴实和傲岸,但是瓦松还是有很多实际用处的。比如说,瓦松全株可以入药,唐代中药学著作《唐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都对瓦松青睐有加,《唐本草》记载瓦松可以“治热毒酒积,肠风血痢”,《本草纲目》记载瓦松可以“主治小便沙淋、通经破血、头风白屑、汤火伤和恶疮”。(潘小娴)
新闻推荐
□朱东锷圆圆的月亮仿佛不是从山的背后跃出来,而是刚在水里浸泡过似的,镜面上水雾迷蒙,月色朦胧,越来越高,水雾渐散,月光如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