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艺术 永不言弃

番禺日报 2019-04-07 08:12

李金成挥毫中许树添摄走进化龙镇草堂村,石化公路旁边一间名为李金成书画创作室(又称“聚贤阁”)的小建筑特别显眼。尤其是门口的那一对“靠自学可成才历代名人皆榜样、寻古今诚下问艺海无涯有岓时”的对联更加引人注目。踏步进去,一股浓浓的墨香味扑鼻而来。抬眼一看,现年65岁的李金成正在进行书法创作。

虽有残疾品学兼优

李金成的父母是草堂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小儿麻痹症(即骨髓灰质炎症)在全世界突然大流行,不幸悄悄降临到了李金成的身上:李金成一周岁时,一场高烧过后,落下了下肢二级残疾。虽如此,他的父母对他仍不离不弃,特别呵护。

当时,与健康的同龄人相比,他比别人迟读书。直到11岁时,他才真正开始在村里的小学读书。虽然他入学晚,但他非常聪明。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经常被校长和老师表扬。小学期间,他代表过学校参加演讲赛、写大字报出板报,成了学校的宣传能手。他非常喜好书法和绘画,很多时候,他都会对着当时常见的“公仔书”上的人物进行临摹。

但是,由于自身残疾的原因,他不时受到了很多同龄人的歧视和排斥。到了初中一年级时,他就辍学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上学。

融入社会

勤学书画

在李金成上初一的时候,他哥哥在莲花山的渔民那里学会了如何织鱼网。当时,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会按照哥哥教的方法织鱼网,挣钱帮补家用。后来,他父亲为了让他尽快学会一门手艺,于是通过“上求下托”,找了一份工作给他,就是在村尾的医疗站做药剂学徒。

当时,医疗站工作时间很长,但只要有空余时间,他都会在医疗站内一块空墙上贴上硬纸皮,然后用图钉固定好在上面画国画、写写书法。就这样,他在医疗站整整工作了10年,也这样持续练习了10年。他也从刚开始对国画一知半解的“半桶水”,练就了较为娴熟的国画绘画技巧。

这期间,除了画画之外,他曾跟一些大妈们学过织毛衣、跟钟表师傅修过钟表、学过(画)炭相、刻过章等等,这种为了生存而想去掌握一门手艺的经历,成为他日后追求书法绘画艺术的一种坚实的生活积累。

身残志坚永不言败

尽管身有残疾,但李金成从不浪费空余时间。经过多年的反复自学加尝试创新,他的艺术创作有了明显的进步。

1986年,由于乡村医疗站整合,他失业了。为了生活,他在如今创作室的位置开起了士多店。几年后,政府加大了对残疾人的保障帮扶,李金成得到政府的扶助,有了基本生活的保障。

1990年6月,他正式把士多店打造成自己的艺术创作室。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会在创作室里写写书画,不时与朋友们喝茶下棋。如今,他还当上了化龙棋协的会长。多年来,他曾代表番禺区参加广州市残疾人书画比赛、象棋比赛,屡获殊荣。区、镇举办的书画艺术展和象棋比赛他也从不缺席。在化龙,他创作的作品随处可见,化龙周边的祠堂、公园,甚至是村民家里都留有他的墨迹。

李金成还收徒传艺。有3个徒弟是他比较满意的。其中,有2个徒弟顺利考入了广州美院,有1个考入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许林海许树添)

——记化龙镇草堂村二级残疾人李金成

新闻推荐

多家龙头房企参与番禺旧村改造

南浦村(牌坊)资料图片据搜狐焦点广州资讯消息,按照《番禺区城乡更新总体规划文本》,番禺城市更新将围绕四大功能片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