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志愿者 大家抢着当 清明假期银河园区域志愿服务实现全覆盖

广州日报 2019-04-07 03:52

工作中的志愿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时节,从2014年起,广州市民政局开始对银河园区域的清明志愿者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清明志愿服务全方位覆盖。清明志愿者主要提供五大类服务,包括宣传引导,交通疏导,安保应急,卫生保洁,为老便民服务等。清明假期银河园区域提供志愿服务约2330人次,每人每天至少服务7个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近2万个小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通讯员廖培金

美丽的误会:在世老人预约骨灰撒海

“小姑娘,我想办理这个预约登记。”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骨灰撒海预约登记服务窗前,迎来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奶奶。志愿者林润琼马上协助她就座,递上签字笔和表格,指导其填表。

“小姑娘,我填好了。”

“奶奶,先人的死亡日期这里还是得麻烦您填一下呢。”

“我还活着啊……”

原来,这位老奶奶是要给自己办理骨灰撒海的预约登记,志愿者连忙向其解释,骨灰撒海预约登记是面向逝者提供的服务。

“那我要把表格收好,拿回去让家里人以后帮忙办理。要给子孙们造福!”老人说。

近年来,咨询骨灰撒海的市民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不少人拿着报纸的剪报前来咨询。林润琼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人,他要为逝去的爱人和长辈办理骨灰撒海,他今年已经80多岁了,还差点走错了路,幸好有志愿者的一路指引。“老人家说,自己年纪大了,也抱不动骨灰盒了,他希望用这样的生态方式让逝去的亲友安息,而志愿者们的服务让他感觉比家人还要亲。”她说。

“起初也没有想过选择哪种殡葬方式,就是电视报纸经常都有关于海葬的宣传报道,然后觉得还挺不错的,绿色环保,还能随着海水环游世界,挺好的啊!”一位来给亲属办理骨灰撒海预约的市民说。

即兴讲故事:画简笔画讲故事安抚哭泣女孩

崔洪梅是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的一名精神心理科医生,担任清明志愿者累计已有七八年时间。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她会注重发挥所长,让志愿服务更加贴心。前两年在拜祭区内进行常规巡逻的时候,看到一个四五岁小女孩一直在哭,她决定去解决这个小女孩的情绪问题:“小朋友,你好!我是志愿者阿姨,我感觉到,你有点害怕,是吗?需要我帮忙吗?”

原来,小女孩是外婆带大的,前两年,外婆由于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去世了,家里人认为女孩还小,一直没有跟她好好解释过这个事情。那天是她第一次到拜祭场所,陌生的环境、哀伤的氛围,让她心里感到害怕。

崔洪梅想起自己经常跟孩子们讲的一个绘本故事——《我的忧伤像一头大象》,于是,她也和小女孩讲起这个故事。因为手边没有绘本,崔医生用纸笔画了几张简笔画,帮助小朋友理解。亲切的语调,耐心的安抚,小女孩的情绪逐渐平复了下来,家人也对崔洪梅的“解围”十分感激。妈妈表示,以前觉得娃娃还小,什么都不懂,现在看来,要给她好好补上生命教育这堂课。

“小黄人”心声:

明年还当志愿者

今年已是钟佩雯第三次参加清明志愿活动,对于参加清明志愿工作,全家人给予她最大的支持,清晨离家时1岁多的宝宝还在睡梦中,老公便当起“兼职司机”送她过来,好让她7点半能准时在火葬场的志愿岗位上报到。

就职于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的钟佩雯平时乐于志愿服务,但清明志愿工作跟平时的志愿服务却有所不同,时间长、市民多、问题多、专业强等情况考验着每一个清明志愿者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志愿岗位就不应该挑肥拣瘦,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

“做清明志愿者这么累,宝宝又这么小,还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明年你还会来吗?”“会!”钟佩雯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过,由于报名人数太多,她笑称还要抢。据其介绍,因为所在单位报名人数太多,她只抢到一天,单位会把更多机会让给未参加志愿服务的人。

“宝宝我们不能乱扔垃圾,"小黄人"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一对夫妻捡起小孩扔在地上的纸张,低声对小孩说道。因为身穿黄色马甲、头戴黄色帽子,市民给广州市民政局清明志愿者起了个昵称——“小黄人”。“这样的教育事情经常能遇到,大人们看到我们这么辛苦地工作,自身也会加强对拜祭场所的环境保护,同时也是对小孩子的言传身教。”钟佩雯说。

新闻推荐

未来三个月,广州人去乌镇打卡可别错过这些……

妹岛和氏《另一水面》王鲁炎《开放的禁锢》西塞尔·图拉斯《超越现在》雅娜《隔骨传音-和鲤鱼...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