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食界· 和味牛杂
看香港电影《盲探》时,印象最深的是刘德华与郑秀文在开车去查案时,专程打包了一盒路边的和味牛杂。刘德华饰演的盲探西装笔挺,绅士儒雅,吃起路边摊的牛杂滴里嗒啦,那一刻,路边牛杂瞬间成了荧幕上的主角,有什么能比一盒路边打包的和味牛杂更吸引人呢!
这几年各种牛杂锅牛杂煲的店也挺红火,吃过两次觉着味道还行,就是越吃越怀念站在路边滴里嗒啦吃牛杂的日子。
广式牛杂有三类,一类是牛心、牛肾、牛肝白灼的三星汤;另一类是牛羊杂一起煮汤,这两类都必定要放酸萝卜一起吃。第三类则是把牛肠、牛膀、牛肺大块放入调有香料的汤里与大块的萝卜一起熬上几个小时,吃的时候再用剪刀剪成一节节的串在竹签上,或者放在饭盒里用竹签扎着吃。路边摊买牛杂多数是剪牛杂,还会配上蒜蓉辣椒酱、桂林辣椒酱或者甜酱任食客自选。
年少时放学和好朋友踩单车回家,路上必要经过一档阿姨牛杂,最爱吃的是一串净肠,但净肠价格最贵,学生仔不会舍得日日吃,更多时候是点一串杂,却央求那卖牛杂的阿姨多剪一块肠进去就心满意足了,有时候吃上两大块萝卜也觉得挺不错。那萝卜早吸足了牛杂汤,一口咬下去,哧溜溜地烫了嘴巴,又赶紧吹吹,眼看着汤汁要滴下来了赶紧再咬一口,那真是暖暖的幸福感!
广东话说“和味牛杂”,非香辣,非酸甜,所谓“和”是调和五味,适口之食,一个“和”字其味无穷。
民国年间,广州城郊有一处宝汉茶寮极负盛名,文人墨客都爱在这里品茶雅集。高剑父、陈树人等书画名家也是常客。有一次高剑父走出茶寮去买路边牛杂,卖牛杂的小贩问,“我听说今天好几位画家都来了,高剑父在不在?”高剑父问:“你认识他吗?”小贩说:“不认识不认识,但好中意(广东话"喜欢")他的画!”高剑父一高兴跑进茶寮里当场画了一幅画送给这小贩。不知道画的内容是什么,但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也是个“和”字吗?
前两年,家里钟先生在环市路附近上班,建设大马路上有一档“走鬼牛杂”特别好吃,知道的朋友们都叫“阿叔牛杂”。“阿叔牛杂”并非日日开档,开档了也只有两大锅,卖完即走,所以虽然去了很多次,却真没吃上几次,越吃不上就越觉得那味道真好。这时候对一碗牛杂的珍惜,不像少年时因其贵,而是因为难得吃到好吃的,于是两人还要互相谦让,眼看着各自都只吃边角料,碗里剩的竟都是最好的,便扎起一块最好的净肠塞进对方嘴里,说着“这块好这块好!”
时常想起那年下雨的冬天,我下了课辗转一个小时跑过去找刚下班的钟先生,他撑着伞在路边等我,手里拿着一饭盒的“阿叔牛杂”,两个人站在冬雨沥沥的屋檐下,滴里嗒啦一起吃着牛杂,那味道大概就是“和”吧。(刘茉琳)
新闻推荐
征兵工作启动仪式现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丹羊通讯员申保华)昨日,由市征兵办、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