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迎新娘 “三拜”结连理

番禺日报 2019-03-19 08:20

新人们正准备跟随出家队伍巡游古镇黎梓清摄沙湾古镇举行岭南中式集体婚礼

□本报记者黎梓清通讯员黎易思

上周六,由沙湾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州市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的岭南中式集体婚礼在沙湾古镇的安宁广场举行。五对新人在众多游客的见证下完成了人生大事,同时亦让新人们和现场观众亲身感受了一番传统中式婚俗文化的魅力。沙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国樑,团区委书记吴锦莹,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梁谋参加了活动。同时,活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推动了“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让岭南传统文化融于旅游当中,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3月16日下午,沙湾古镇的安宁广场被大批游客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趴在栏杆上看着婚礼进行,感受着喜庆的气氛。五对新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从广东音乐馆缓缓步出,喧天的锣鼓和着游客的叫好声、拍掌声,成为新人出场的美妙伴奏。新人们出场以后,在主持人的引领下,随着出嫁队伍在古镇内巡游了一小段,八人合抬的花轿格外引人注目。

活动现场,大红的传统装饰与沙湾古镇的古建筑交相辉映;锣鼓声中,一片喜气洋洋,主持人妙语连珠的祝福语,博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为婚礼现场增添浓浓的喜庆氛围。五对新人依次进行了红妆之礼、洗尘之礼、新人登堂之礼、挑红盖头、三拜仪式之礼、合卺之礼等仪式,传统而郑重地许下爱情承诺,结为百年之好。他们的亲朋好友也来到现场共同见证,有感动到泪流满面的,也有开心到欢呼雀跃的,场面温馨又不失趣味。

当天最叫人感动的要数合卺之礼了。五对新人分别站立台上,在主持人的指引下各自取过用红绳牵住的一半葫芦,两人延着红绳将葫芦合到一起,并用红绳将葫芦紧紧缠绕住。合卺是将一只卺(葫芦)破为两半,匏瓜剖分为二,象征夫妻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婚礼把俩人连成一体,故先分而为二,后合二为一。用丝带缠绕则称“连卺以锁”,寓意是使两人相爱拴在一起,永不分开。当五对新人用丝带缠绕住各自的葫芦时,场上顿时响起一阵阵的叫好声和拍掌声,一众游客都在奋力鼓掌以向五对新人投以诚挚的祝福,有的游客甚至吹起了口哨。

在沙湾土生土长的新郎何先生自小深受岭南文化熏陶,认为自古相传的中式婚礼特别有意义和别具仪式感,一直向往行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机缘巧合下他得知沙湾古镇举办中式集体婚礼,他便和女朋友决定将婚礼交由古镇进行,感受一番岭南传统婚礼习俗。他称:“女朋友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八人大轿娶她过门,没想到今天真的有机会用花轿迎娶她,很高兴沙湾古镇能给我这样一次难忘的婚礼。”

婚礼活动结束后,吴锦莹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对本次中式婚礼的专业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她表示,原来一场真正的传统中式婚礼是有诸多讲究的,很多细节和礼仪都值得注意,而往往这些地方都是时下年轻人在举行婚礼时容易忽略的,她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尤其是婚礼习俗展现给年轻人看,让他们对传统中式婚礼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婚礼选择时可以自发选择中式婚礼。

记者从沙湾古镇了解到,为了让游客了解更多岭南传统婚俗,古镇将在3月24日举办一场题为“岭南婚俗文化知多少”的婚俗沙龙,届时主持人将现场向游客介绍婚俗中过大礼、上头礼、安床礼等岭南婚俗礼节;3月31日还将举行汉婚展示婚俗沙龙。古镇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旨在把岭南中式婚俗文化融合进旅游项目,游客在体验岭南中式婚礼的同时,也可以游览八百年古镇,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

■相关链接

古人的四大喜事有“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结婚是从古至今人生大事的其中之一,关于婚礼的习俗,我国自古便传承着独特的中式婚俗文化。在沙湾古镇的婚庆馆中,以场景模拟的形式展示了多个婚庆礼仪。

过大礼又称大聘,是中国传统嫁娶礼仪之一。订亲过程中最隆重的仪式,约于婚前15至20天进行。男家择定吉日,便携同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所有礼金、礼饼、礼品等数量一定要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安床礼于结婚前两日在男家安床,并在床上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莲子及花生等寓意吉祥的喜果,当晚闹完新房之前,不可在床上吃喜果,称为“压床”,取其意百子千孙。

上头礼源自于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仪式于大婚前夕择吉时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大厅进行。男方由好命公、好命婆主持上头礼,女方则由好命婆主持。但为了突出仪式感和感恩环节,现在很多新人由父母为其执行上头礼。进行上头礼时,好命公、好命婆一边梳头一边说出美好祝愿的句子: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黎梓清)

新闻推荐

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教育厅飞行检查广州执信中学食堂管理基本符合要求

南都讯3月18日上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省教育厅组成联合飞行检查组,对广州市执信中学校园食品安全开展飞行检查。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