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以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目的,多措并举治理环境问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过去一年,增城区以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目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18年全区空气质量达标299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1.9%,在广州市各区中排名第三。此外,增江河、柯灯山水厂吸水点及11个乡镇饮用水源吸水点实现100%达标。
关停燃生物质锅炉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去年,增城区坚持防治结合、协同控制、联防联控原则,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力保卫“增城蓝”环境名片。
一方面,增城区建立健全扬尘污染联控机制,定期组织对全区施工工地进行巡查,实行每月一通报,对发现问题的施工工地发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控问题告知函》,并督促整改。
另一方面,全区进一步强化对企业锅炉的监管,全年共关停注销141台燃生物质锅炉,并立案查处50宗锅炉违法行为;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监管,全年共完成26家省级重点监管企业和8家市级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方案”整治工作;加强对全区74家加油站的常态化管理和监督监测,完成7家一类机动车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
此外,在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区环保部门联合公安交警部门淘汰黄标车586辆;并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37次,共检查车辆1067辆,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7份。
整治“散乱污”场所
加强水环境治理
针对增城区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18年,增城区先后印发《增城区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增城区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和《增城区东江北干流大敦断面、增江河口断面“一断面一策”2018-2020年水质提升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各镇街工作职责,明确水环境治理计划和完成时间。
督查整改方面,2018年以来,全区共清理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759个违法建设项目,及时完成生态环境部第一轮专项督查发现的11项问题整改工作,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9530家。
水质监测预警方面,增城区加强对东江北干流33条入河主要河涌水质进行监测,定期通报上月水质情况;同时,在石龙桥跨界断面和增江河口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质状况,实现污染物通量监测。
此外,增城区还积极协调惠州市博罗县、东莞市推进东江北干流共治共管工作,构建水环境整治工作沟通协作机制。
加强涉固体废物和危险
废物企业专项排查整治
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也是增城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2018年,增城区组织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对全区292家企业及2个重点工业园区用地信息调查及收集工作。与此同时,增城区切实落实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全区先后两次举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会,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在此基础上,增城区大力开展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企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30人次,检查企业104家,其中立案调查68家,查封5家、停产7家、责令整改43家。
关停淘汰重污染企业
为长远发展腾出空间
如何通过执法手段,有效倒逼与当前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重污染企业妥善退出市场,为增城未来长远发展腾出更多空间,也是区环保工作的重点。
2018年,增城区特别针对漂染、电镀(线路板)、废塑料等传统污染行业,制定实施了《增城区重污染企业综合治理攻坚战工作方案》,按照整治提升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分类整治原则,先后检查企业203家次,查封、停产25家,立案调查22家,作出行政处罚4宗。目前,全区共完成重污染企业整治34家。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大环保格局
建立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是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2018年,增城区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从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一方面,增城区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增城区五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组织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加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另一方面,增城区参照《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征求意见稿)》,并结合实际,编制《增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
新闻推荐
学习雷锋精神 争做雷锋传人 增城区各中小学掀起学雷锋活动热潮
学生清除校园周边垃圾。“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事就是学雷锋”……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3月是“雷锋月”。近日,增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