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实现垃圾减量800吨
沙头街环境卫生状况不断好转
本报讯(记者陈晓洁)去年,沙头街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狠抓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不断提升,辖区环境卫生状况不断好转,垃圾逐步减量,对比2017年上半年,沙头街每月实现垃圾减量800吨。
健全分类减量机制
沙头街疏理完善街、村两级垃圾收运和处理体系,确立街道办事处、各村居、企业单位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构建“户集、村收、街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方面倒逼减量。以2017年上半年垃圾量为基准,核定各村居、企业单位垃圾控制量,对超额的采取各种措施倒逼垃圾分类减量,如不予处理或加收取垃圾处理费。另一方面强化分类。优化垃圾处理,在各村居建立垃圾分拣点,把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分类再进行统一处理,严禁各村居、生产企业将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投,一经发现取消各单位的运输资格,并进行罚款处理。每周对各村居、企业单位的垃圾控制量进行全街通报。
在建立分类减量机制基础上,沙头街制定考核、奖励工作方案,补贴各村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垃圾处理难点进行综合整治;对各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购买清洁装备等的,街均予以50%补贴。2018年以来,对各村(社区)共发放环境卫生整治补助109万、垃圾分类工作补助28.6万、购买生活垃圾压缩箱补助100万。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沙头街加大前端分类设施投入力度,在市政路、各小区、各村、各办公大楼放置垃圾分类桶约2000个,设立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家具收集点29个,引进企业设置旧衣物回收箱、废旧玻璃收购箱24个。强化中端收运,在各村(社区)建立垃圾中转站5个,实现垃圾初步分类,再集中处理。强化后端处置,投资约1443万元,建立了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保洁中心,分为餐厨垃圾处理点、绿化碎枝处理点、大件家具分解处理点等多项功能,其中,餐厨处理站预计投资约610万元,建成后日处理量为20吨,现有10吨设备已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另外10吨设备预计今年6月投入使用,届时可实现“餐厨垃圾不外运,就近就地处理”的目标,促进该街垃圾减量约20%。
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试点
沙头街将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打造为机团单位垃圾强制分类示范点,树立机团单位分类标杆。在康泰园、金晖明园、宝翠苑3个小区,榄山村、横江村、大罗村3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试点推动全街垃圾分类。2018年至今,该街在3个试点小区共设置分类垃圾桶180多套、多功能回收箱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1个,投入人员补助(保洁员)5.8万元,宣传费用4.5万元。3个行政村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减量工作。2018年以来,街、村两级共投入12.5万元购置垃圾分类桶一批,4.6万元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5处、临时收集点10处,投入6.5万元强化垃圾分类宣传、4万元改造绿化带、9万元建设可回收物资间。3个试点村均建立了餐厨垃圾独立运收处理体系,组建了村民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伍和分类保洁员队伍,设立荣誉榜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村民公示表扬,已形成可供其他行政村借鉴的工作经验。
引入市场化机制
沙头街与番禺区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签订可回收物资对接回收工作协议,完善可回收网络,鼓励村民分类收集可回收物,2018年共回收废旧物资4.5万吨。与广州纪创信息科技公司签订回收协议,2018年共回收旧衣物2.5吨,有害垃圾0.3吨。与广州沃林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计划在南沙区榄核镇合作建立有机肥料试验田,将该街餐厨垃圾站生产出的有机肥料用于蔬菜、水果种植,种植出的产品部分用于垃圾分类宣传,既形成了良好的资源循环再利用,又有助于垃圾分类宣传。
新闻推荐
交警在环城中路批评教育不按车道行驶且逆行的非机动车驾驶员潘晓均摄番禺交警集中整治行人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