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岭南山水从此入画 “山水有知音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古代广东山水画展”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时间:即日起至3月20日
该展览展出了明清时期广东画人以及寓居广东的画人的山水画精品九十余件,其中不乏黎遂球、区亦轸、高俨、释深度、袁登道、黎简、谢兰生等山水画名家的作品。
展览分为“意会古人”和“写景抒情”两大部分,集中呈现了广东山水画在明清时期,如何走过一条从摹古到融入个人风格,从本土性淡薄到以自己的地方特色为荣的道路。
传统中国画家注重临摹,明清广东的山水画家也不例外,但他们“摹古”而不泥古,不少画家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个人的见解和体会,在取舍之间抒发自我的笔墨意趣,如黎简的作品《为菊湖写各家山水册》中,《奇峰耸峙图》用的是元代王蒙的牛毛皴法,《万竿烟雨图》用的是宋代米家山水的横点再加上元代吴镇的笔意,《奇险层嶂图》用的是范宽的笔法,整个册子用笔工细,设色浓厚,又不失黎简的个人风格。
明清以前,广东画家不太愿意用画笔表现本地风物,到了清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的山水也邂逅了新的知音。这一时期的广东山水画,不仅可见葱郁湿润的岭南山水,还可见画家们开始自觉地将乡土景物作为描绘对象,荔湾的唐朝荔园故址走进了谢兰生的《竹湾图》中,黎简第一次将广东本土著名风物木棉花引入了画中……在“写景抒情”这一部分,还有许多广东本土风物比如羊城八景、罗浮山、镇海楼都将呈现你未曾见过的、旧时光里的岭南模样。(李巧蓉)
更多花城文化艺术信息,请关注“诗意花城生活圈”公众号。
新闻推荐
一侧听力正常 一侧寂静无声? 新治疗方案助单侧聋患者重回“双侧聆听”世界
图@视觉中国一场小感冒,让15岁女孩琳琳的世界突然变得有些怪异:当她捂住一侧耳朵,世界突然变得寂静无声;捂住另一侧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