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审”2小时高效审理17件案 记审判一线“巾帼之花”广州市中院立案庭快审第五团队组长叶文建
她就是叶文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快审第五团队组长,从事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20余年。作为一名老党员,叶文建热爱审判事业,并将其视为人生最高追求。她曾4年获公务员考核优秀,记三等功2次;获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能手。
叶文建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过硬的专业本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法官的誓言,诠释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意义。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通讯员穗直宣
为提高审判效率,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广州中院从2017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叶文建因为理论功底扎实、审判经验丰富,担任立案庭快审第五团队组长。
面对数量大、审限紧的快审案件,叶文建勇挑重担、以身作则,自觉增加案件排期,带头加班加点办案,每月平均结案数80余件,为全庭法官作出表率。
把脉案件“细准快”
注重细节,为当事人便利考虑,被誉为“老中医”
叶文建的审判经验丰富,对于90%的二审劳动争议案件、撤销劳动争议终局裁决案件,经庭前阅卷,她能准确把握争议要点;庭审后,即能准确给出处理意见,迅速作出裁判。合议庭的其他法官及助理称她为“老中医”,经常有人排队找她咨询把脉,因为她能够准确把握案件的关键点,迅速找到适用法律的切入点,对案件的把脉做到“细、准、快”。
除了专业性强之外,叶文建也具有“老中医”的细致和情怀,她非常注重细节,在立案排期时为当事人便利考虑,将住在从化、番禺、增城等距离法院较远的当事人的庭审时间安排在上午10点以后、下午4点之前。在办案过程中,她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让法官有针对性地关注到当事人的个性化诉求,让司法带有温度,减少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沟通成本。
审理高效精准
适用“智能快审”庭审记录进行民事二审案件庭询
近年来,广州法院受理的案件数不断攀升,办案压力持续加重,法官普遍处于超负荷状态,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州中院积极探索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通过制度和科技的双重创新,力推审判质效的提高。
作为立案庭快审第五团队组长,叶文建充分发挥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党员带头作用,依托“智慧法院”科技成果,积极适用并推进繁简分流改革新举措,适用讯飞语音识别技术、智能快审庭审记录方式、智审系统、语音合议助手等多种智慧化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审理效率。
去年11月,叶文建适用“智能快审”庭审记录方式进行民事二审案件庭询,两个小时内集中高效地审理了17件快审案件。在庭前准备时,她翻阅卷宗,熟悉每件案情,列出每个案件的要点疑点;在庭审中,她一个不漏地组织质证、进行询问,逐个听取所有当事人的意见,挥洒自如地在十七个案情中无缝切换。整个庭审有条不紊,展示了极强的庭审驾驭能力,为破解广州两级法院案多人少难题作出有益探索。
注重“传道授业解惑”
注重审判经验的“传帮带”,培养法官助理的责任心和办案能力
近年来,法院系统青年干警的比重不断加大,青年法官助理、书记员是办案一线的突击队,但青年干警实践经验少,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叶文建在一丝不苟办案的同时,特别注重审判经验的“传帮带”,培养法官助理的责任心和办案能力。
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她不止一次地提醒助理,“经办的每一个案件要经得住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考验”。在对案件的把握能力方面,叶文建通过让助理罗列争议焦点、思考提问、观察庭审,培养助理迅速掌握类型案件的特点、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在繁忙的审判工作之余,叶文建还主动地给劳动人事仲裁员、法援律师、街镇司法调解员、企业工会人员等讲授如何处理、调解、防范劳动争议纠纷。她深入浅出、幽默生动地授课吸引了众多听课者。
虽然对外授课会占用大量时间,叶文建认为,“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帮助他们提高处理劳动纠纷的能力,共同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是很值得的一件事,也是回报社会的另一种方式!”
新闻推荐
广州市云馨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范秀琴荣获“广州好人”称号退休发热发光 爱心照亮他人
广州市云馨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范秀琴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通讯员穗文明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广州市云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