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打手机”应是常识
3月1日起,广州启用智慧“电警”,专治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强行“加塞”等交通违法行为,其中开车打手机最受关注。
讨论开车打手机之前,先说喝酒与开车,“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且没有太大异议,为什么对开车打手机要罚款100元、记2分存在争议?
有人说,手机办公时代,工作、社交等,早已超出一天8小时的办公时间,也超出了办公场所的空间,开车打手机,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站在公共秩序角度看这个问题,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常被援用的数据是,当车速为60km/h时,低头看手机3秒,相当于盲开50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至少需20米,再快的反应速度都悬!而据交警部门的统计显示,开车时接打手机发生交通事故概率是正常驾驶状态下的23倍。一“眼”不可两用,这个道理大家也很清楚,一些人之所以还开车打手机,就是过于“自信”,相信自己的技术够把控局面。很多交通事故,正是源于这种侥幸心理与麻痹思想。
细想起来,很多电话并非得当场接听不可,等到了目的地或停车区再打也没什么大不了。为自己和他人安全考虑,迟点回复是可以接受的。(连海平)
新闻推荐
■开放广州,因港而兴。在南沙港,货运工人们正在忙碌。■丽星邮轮停泊在南沙港。■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并肩而行。南沙人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