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周五登陆内地广州观众:超出想象的好看
■新快报记者 聂青
无论从题材到拍摄手法,人物的塑造,新科最佳影片《绿皮书》都相当符合奥斯卡历年的口味,果然,最佳影片几乎是毫无悬念收归囊中。目前,该片已确定于3月1日于中国内地公映。影片前天在广州进行了点映,记者所在的影院,观众年龄层相当丰富,老中青三代都有,可见好影片是不缺观众的。
《绿皮书》的故事没有特别的巧具心思,也没有运用太多的拍摄技巧,而在简单的细节化的叙述中,让人看到了浓浓的生活的情味,尽管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制约,只要勇敢地跨出自我的边界,便能收获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仿佛从天而降的礼物,诸如更多人生体验,温暖的人情中获取幸福感等等。
宏大的主题以轻松的方式呈现
《绿皮书》讲述了发生在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故事,白人混混保镖托尼,被聘用为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两人将从纽约开始,一路往南进行长达几个月的巡回演出。当时越往南部,种族隔离就越严重,同时兼任助理的托尼需要遵循“绿皮书”指南,来给唐安排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只限白人。托尼(维果·莫特森)与唐(马赫沙拉·阿里),两人的不同相当于事物的两极。托尼世俗粗鄙,热爱家庭学识浅薄;唐,举止优雅,谈吐不凡有教养。两人从最初的水火不相容的碰撞中逐渐彼此了解并患难与共。
《绿皮书》是一部对观众非常友好的电影,不炫技,没有玩弄太多的故弄玄虚,线性叙事跟随时间逐渐推进。主线明晰,笑点与泪点的设置恰如其分,一些大的命题,如种族问题、历史包袱、艺术文化、家庭责任,通过细节以轻松的方式呈现,让观影过程既愉悦又颇有感悟。
简单的故事
被两个主演衬托得相当出彩
《绿皮书》目前豆瓣评分8.9分,成为近十年评分最高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被观众盛赞“暖哭了”。许多观众表示看到片名会以为是严肃枯燥的,结果大大超出预期——“超出想象的好看”。这其中少不了两位主演的功劳,维果·莫特森和马赫沙拉·阿里精湛的演技,让白人司机与黑人钢琴家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观众会心一笑之余又心有戚戚焉,“好朋友就是那个哪怕从头到脚都不一样,却最懂你的人”。另外还有温暖美感的镜头运用,坐在路边餐椅上唐教托尼写情书,黑人酒吧中载歌载舞的表演场景,大雨回程昏黄灯光下雪花飘落,随便截出一幅都有岁月静好的感觉。
维果·莫特森曾在《指环王》中扮演优雅消瘦的阿拉贡,这次他扮演的托尼很多观众惊呼“简直认不出来”。世俗的托尼举手投足都是莽汉的粗糙,文雅、修养、整洁在他那里都成为了不屑一顾,也正因为如此的神经大条,才会和讲究的唐相处下来。据悉为了贴合人物形象,维果爆肥了40斤,练就了Q弹的双下巴和凸起的啤酒肚。幸运的是,在昨日的奥斯卡红毯上,维果又帅回来了。
马赫沙拉·阿里凭借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两提两中的他曾凭《月光男孩》拿过此奖。阿里不愧是最会表演的黑人,优雅傲娇的唐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学识丰富才华横溢,但掩饰不了内心的拧巴,一方面受到上层白人的仰慕,却没被真正平等对待过,另一方面,他和自己的族群保持着巨大差距,从未融入过。托尼对于唐来说,也是完成自我救赎的推动力,跨出自我的边界,与自我和解,与自己的属性和解,正如影片的台词所说“改变人们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才华,还有勇气”。
主要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绿皮书》
最佳导演:阿方索·克隆《罗马》
最佳男主角:
拉米·马雷克《波西米亚狂想曲》
最佳女主角:
奥利维亚·科尔曼《宠儿》
最佳男配角:
马赫沙拉·阿里《绿皮书》
最佳女配角:
雷吉娜·金《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
最佳原创剧本:《绿皮书》
最佳改编剧本:《黑色党徒》
最佳动画长片:《蜘蛛侠:平行宇宙》
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
最佳外语片:《罗马》(墨西哥)
最佳剪辑:《波西米亚狂想曲》
最佳摄影:《罗马》阿方索·卡隆
最佳原创歌曲:《一个明星的诞生》
Shallow(Lady Gaga等)
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
最佳真人短片:《皮肤》
最佳纪录短片:《句尾》
新闻推荐
■醒狮麒麟闹新春■新春粤剧■灯谜闹元宵■远离毒品■迎春灯饰■书画摄影展春节期间,装扮后的石排镇街道焕然一新,迎春灯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