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新犯罪财富调查制度,宣判首宗涉毒财富调查案,没收毒贩三千万财产 牺牲一人幸福全家?没门!

南方日报 2019-02-25 06:13

警方展示收缴的冰毒。

去年11月,湛江警方侦破特大跨境走私毒品案,犯罪嫌疑人将毒品放置于茶叶袋中,再藏在大米内走私。

广东警方缴获的易制毒化学品。

不久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宗毒品案件:因犯制造毒品罪,主犯毛某英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包含6套房产价值共约3000万元的个人全部财产。这是广州启动涉毒犯罪财富调查以来具里程碑意义的典型案例,也是全国首宗当庭质证涉毒财产来源案件。

砍树还挖根,这是犯罪财富调查制度的题中之义。2017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创新犯罪财富调查工作,并将犯罪财富调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根据案件属性,依托“智慧新警务”,在侦破案件的同时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挽回群众损失。

一年多来,犯罪财富调查推进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突破?又有哪些问题需要破解?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多名一线办案民警。

南方日报记者吴珂

策划统筹郁石

率先开展犯罪财富调查

在刑侦经侦禁毒等先行先试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有两个"要钱不要命"现象。”据办案民警介绍,一是犯罪分子“要钱不要命”,为保住犯罪财富不惜重判甚至丧命,认为这些财富可以出狱后享用或留给家人享用;二是受害人首要是希望挽回自己损失的财产,而不太关心犯罪分子判什么刑罚。

针对上述问题,广州市公安局由法制支队、情报处牵头,研究法律法规和情报分析系统,在刑侦、经侦、禁毒等警种先试先行,于2017年率先开展犯罪财富调查工作。

犯罪财富调查是指公安机关从受理刑事案件开始,在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以犯罪财富为脉络,深挖线索、收集证据、打击犯罪、追赃缴赃等执法办案活动。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就是在案件侦查阶段从资金流入手,摸清嫌疑人的犯罪证据和资产。”办案民警说,这不但有利于公安机关对犯罪行为开展全链条打击,更为嫌疑人到案后避免其资产转移,警方快速冻结追缴违法所得提供支撑。

实际上,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可根据办案需要,对调查与案件有关人员的不动产、车辆、银行账户等予以查封、冻结。然而,在以往办案过程中,“查封冻”只是作为公安民警侦办案件的一类附属手段,难以充分发挥这类信息情报、证据等作用。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下发《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的范围、程序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也为公安民警对涉案财物开展有效的查处、质证、收缴等工作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制度指引。

记者了解到,当前犯罪财富调查已在涉黑恶、涉毒、涉电信网络诈骗及涉众型经济犯罪中被运用。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广州市刑侦部门将犯罪财富调查作为侦查的重要手段,对涉黑涉恶团伙成员及其利害关系人的财产状况进行研判。

开展收网行动时,广州警方安排专门警力组成财产查封组,对涉黑犯罪嫌疑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财产依法进行查封、冻结。根据案件的需要,还会聘请专业会计公司对涉黑团伙的公司账目进行审计;邀请国税、地税部门介入核查涉黑组织经营实体的偷逃税情况,依法清查追缴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

去年,广州公安运用犯罪财富调查共查封、冻结涉黑恶案件财产价值5.1亿元;扣押、冻结涉毒资产同比上升66%。

列入全国涉毒资产调查示范点

广州走在全国前列

2017年底,广州警方在禁毒部门开展涉毒犯罪财富调查,广州也被列入全国涉毒资产调查示范点。

记者采访多名禁毒民警了解到,广州警方在以往破获的案件中,某些地区贩毒现象突出,就是因为部分涉毒分子宣扬“贩毒致富”的思想,带动乡邻一起贩毒,引起多人模仿,造成“牺牲一人,幸福全家”的贩毒致富不良示范效应。

为了破解这种不良效应,广州警方运用犯罪财富调查工作机制,在侦查涉毒案件的同时,也将涉毒人员的涉毒资产纳入重点调查范围。

2017年11月,广州警方与广西南宁警方联手破获的公安部“2017-558”目标毒品案件中,760万元毒资被查扣,毒贩刘某的房产还被当地警方查封并改建成为广西灵山县的禁毒教育基地。

不久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毛某英一案宣判,主犯毛某英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包含6套房产价值共约3000万元的个人全部财产。

办案民警介绍,在案件侦办过程中,警方发现毛某英大量财产来源不明,个人资产明显超出正常化工用品销售企业经营者的合法合理水平及其经营状况。根据调查线索,最终获取了毛某英等人在明知他人制造毒品情况下,仍出售用于制毒物品的原料、配剂的重要证据。

“从广州警方立案侦查、取证,到检察院公诉和法院判决,三方都高度重视,形成了犯罪财富调查的系列有益经验。”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张镇武说。

记者了解到,在办理此宗案件中,警方以“智慧新警务”为依托,深挖毛某英过往交易信息,锁定历史犯罪证据;同时还全国首创将犯罪财富调查工作独立成卷,贯穿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刑事诉讼过程。

据办案民警介绍,在毛某英到案后,广州警方禁毒支队三天内便查封冻结了毛某英及其家庭财产,有效防止其转移资产。同时,面对来源复杂的涉案财物,禁毒支队梳理后形成单独的犯罪财富调查卷宗,成为起诉中当庭指证其犯罪过程的利器。

“在庭审中我们还专门针对涉案财产线索设置了质证环节。”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伦铭健介绍,在庭审的法庭调查环节法院就涉案财产进行专门举证和质证,引导公诉人、被告人及辩护人就该财产是否与犯罪相关,是属于被告人的个人财产还是家庭共同财产,特别是家庭成员名下的财产是否属被告人所有或有被告人的份额等问题进行质证。这也是全国首宗当庭质证涉毒财产来源的案例。

信息化水平提高和制度不断完善

跨区域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打击毒品犯罪强调"人赃俱获"的双重效应。”张镇武说,缴获毒资是摧毁毒品犯罪经济基础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的日益提高,将违法所得隐藏得较深,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将非法所得迅速转移到境外,增加了追缴难度。

记者了解到,广东毗邻港澳,毒品犯罪的跨区域特征明显。近年来,内地公安禁毒部门与香港禁毒执法部门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在线索核查、情报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有专家呼吁,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协助缉捕逃犯和追缴赃款赃物的合作制度尤为必要。

去年,广东警方积极参与国际缉毒行动,运用科技手段强化贩毒通道查缉,斩断了一批跨境毒品犯罪链条。

不久前,2018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缉毒执法合作研讨会暨“猎剑——黑武士”专项行动推进会在澳门举行。公安部禁毒局、广东省及云南省公安机关禁毒部门、香港警务处及澳门特区政府司法警察局等代表出席,共同就最新毒品犯罪形势、开展毒品犯罪调查等有效措施等问题研讨交流。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制度不断完善,我们相信犯罪财富调查制度将发挥更大作用。”张镇武说。

本栏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张梓望实习生陈绿涵

新闻推荐

992万人次! 广州地铁客流 创历史新高

2月22日,广州地铁线网总客运量992万人次,创工作日客运量历史新高。上一次工作日地铁最高总客运量出现在2018年的8月17日,达9...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