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媳妇在南方过年
南方农村报记者樊静东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仪式感最强的节日。过了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各地纷纷进入“春节时间”:祭灶、除旧、祭祖、守岁、拜年、逛庙会……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年俗。笔者作为嫁到广东的土生土长北方人,今年在婆家过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广东年。
“唔行花街唔算过年”,“行花街”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挤掉晦气,希望来年幸福平安。广州各区的花市在除夕前三天开市,除夕当天结束。花市上,寓意着“大吉大利”“迎新接财富”的“金桔树”是最受欢迎的“网红花”,每家每户都会买一盆放在家里,祈求来年一切顺遂。
而在北方,人们更重视采购年货。在记者河南老家的镇上,一年一度的大型采购时机就是“集市”。每月农历初六、十六及廿六是开市时间,因此,每年最后一个集市也就是廿六。集市上,人们挑选着种类繁多的年货,除了服装、小吃、日用品外,春联、年画、特色糕点等也很受欢迎。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除夕的团圆饭都是游子回家的幸福味道。
南方的年夜饭一般都是当地特色美食,家庭成员争相拿出最“靓”的菜品给家人做一桌最温暖的“家乡味道”。在广东的婆家,婆婆一早起来就投入到杀鸡宰鹅、蒸煮煎炸的烹饪中,晚上一道道美味上桌,五味鹅、白切鸡、烧腊……年味在一桌团圆饭上体现的淋淋尽致。
在河南老家,饺子是这顿饭的主角。除夕当天,根据家人不同喜好,母亲会做好几种口味的饺子馅,如羊肉馅、猪肉馅、韭菜馅等,而包饺子也成了除夕夜一种独特的仪式:母亲包饺子,父亲擀饺子皮及煮水饺。一锅热腾腾的饺子出锅,年味就足了。
走亲访友拜年也是春节期间重要的“项目”。在婆家,大年初一,人们都会起个大早,一家人去酒楼吃“早茶”,遇到熟人相互道声“恭喜发财”。已婚人士要给未婚亲朋发“利是”。
在河南老家,大年初一首先是“起五更”,吃“五更饺子”,五更里的饭,才是新年第一顿。新的一年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缓缓走来,起个大早的人们相互走街串巷拜早年。本家爷爷作为长子,家中正屋摆放着家谱牌位。同姓的“本家人”都会在初一早上过来家里“磕头”。客人来时,首先站在祖谱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头三次,然后给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长辈们在“收头”后便会给小孩发“压岁钱”。
春节,年俗为节日增加了仪式感,更是给了大家憧憬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一点上,南北方并无差异。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广州2月18日电(记者严俊伟通讯员任宣)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优秀领导人,第八、十届全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