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感恩之礼
“90后已经不空手回家过年了”——处于20到30岁之间的“90后”已悄然长大成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不少在外漂泊的90后抓紧“衣锦还乡”的机会,纷纷各出奇招,为父母家人等献上充满90后标志性的礼物。
回家过年不空手
每逢过年,想想家里人早早准备好一桌子盛宴,将地板拖得光洁如新,烤炉暖黄的光照着客厅,就等着你一身风雪归来,许多90后表示过年不带点有意义的礼物回家,都觉得今年的钱白赚了。
现居广州的高先生就是一名典型的90后“漂流瓶”,春节前一个月他费尽周折用尽各种抢票软件才终于挤上回老家的高铁,他说:“经常带的是糕点还有广味腊肠,没什么讲究,只要人能回去爸妈就很高兴了。”
想尽一份孝心的不止上班族,在外省读书的学生党小鑫今年过年回家便舍不得买机票,想把生活费省下来给父母买礼物,最后选定了两件羽绒服。他表示“虽然回家后父母有责怪我有没有好好吃饭,不过看得出来他们还是很开心的。”
而家住洛溪的小慧则给父母准备了一份不一样的“古风摄影写真”,“我爸年轻时候特爱看武侠小说,他的梦想就是纵剑江湖,现在跟影楼说好了,给他老人家两来一套古风写真,长发飘飘手持长剑那种,想想都很仙。”
90后送礼别出心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作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三大件”,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所不同。而如何送出又让父母满意、又有意义的礼物,甚至让90后觉得比春节催婚更加头痛。不过90后过年给家里人准备的礼物也绝不含糊,他们绞尽脑汁别出心裁,都希望带给父母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根据《2019春节经济报告》显示,中国人年货消费正在从“老三样”向“新三样”变迁,高品质、个性化的生活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选择。“云囤货”的主力军是26岁至35岁的城市白领,通过网购平台,他们早早实现人没到家礼先到。而除了平常的年货外,90后也喜欢选购一些保暖内衣或者家用电器来作为新年礼物。
有网友认为送什么都不如送健康,身为90后的李先生通过微医通的APP为家人定制了一份套餐,能够让家里人享受在线名医咨询、挂号、建立个人安全档案等,李先生称:“爸妈年级也大了,有时去医院看病挂专家号得排好长时间的队,人在外地也不能陪他们,心里很内疚,这个套餐能在线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即使出门在外也能看见他们的健康状况,感觉很安心。”
网友“杜嘟嘟”表示如果不会送礼物也可以用有趣的红包方式给父母送去祝福。她准备了5000元的预算,在家里的微信群发了25个红包,每个红包附带一条祝福语。贴着“妈越来越美”“爸腰疼不要再发作”“喜欢的东西都打折”等红包不仅有创意,也让家里的老人们感到幸福满满。
团聚便是最好的礼物
面对养育之恩,每个孩子都想对父母表达感恩之情。许多90后网友表示,“在外面的时间越长,发现能给父母的越少。他们真正在意的,不是礼物,而是背后的心意,但作为儿女,我们同样希望通过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与愿望”、“买了平时他们舍不得买的回家,虽然嘴上说着贵,但看得出来还是十分爱不释手的”。游子的深情跟回家的路一样长,亲情的分量跟往返的行李一样重,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90后,也许回家吃上一顿温馨的团年饭已经是无价的礼物。
无论礼物是什么,春节送礼物这种传统仪式一直是用来表达对长辈的孝敬、对晚辈的关心。“90后”们给小朋友们送出或酷炫、或搞怪的礼物,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刚刚成人的优越感。而当他们的礼物逐渐回归到平凡实用的“俗礼”时,他们方才懂得了春节礼物的意义,新年礼物的传统,也真正完成了传承。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大林通讯员关悦)记者从广州海关获悉,今年以来广州空港口岸检出出入境旅客流感病例增加,截至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