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新区吹响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和招商引资号角 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争创“国字号”
春辉照耀的黄埔大地上,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整装待发,积蓄着拔地而起的力量。从干劲十足的2018年,到“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2019年,这片被称作“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犹如不知疲倦的巨人,在迈向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进程中一路高歌。
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这里召开了关于“硬环境”建设的全区大会——推进“四治”暨建设动员会;春节后的首个周末,2月16日,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全区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会议,这场关于“软环境”建设的大会,吹响了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和招商引资的号角。
新的一年,该区将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坚决根治“微官僚”现象,建设“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高效服务型政府,做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黄埔形象”,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认同感。
会议提出,今年该区将推出招商引资BRT计划,还将在行政审批、企业筹建、招商引资、人才服务等领域继续推出“重磅”改革措施,进一步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对此,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表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把营商环境视为生命一样去珍视和呵护。”
招商引资“BRT行动计划”
大项目、实体经济、人才技术共促动能转换提速
2019年以来,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引进签约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额820亿元;新动工项目10个,总投资额约65亿元;17个项目投试产验收,投资总额633.22亿元,预计2019年新增产值42.21亿元,达产(满产)年产值527.7亿元。会议透露,今年全区将力争实现60个优质项目投试产。
通过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再创招商引资新优势,该区将进一步实现招商4.0模式化、体系化。全区将围绕“引进10家世界500强,30家重大企业总部,100个以上优质重大项目”的目标,全力实施招商工作的“BRT行动计划”。
具体而言,第一项B计划是指,将通过抢抓大项目(Bigproject),引领大发展。近期,该区将扎实落实引进千亿级芯片项目、百亿美元级创新园项目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以及国际知名生物医药龙头项目,广泛延揽重大跨国投资企业,掀起今年招商的新热潮。
第二项R计划,将通过扎实构建产业生态,引领实体经济(Realeconomy)高质量发展。全区继续在全产业链上下功夫,优化完善产业生态,争取产业链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有重大突破,形成整个产业的“大厦”。
该区重点发挥枢纽型企业作用,在芯片产业,打造从“芯”到“云”的全产业链聚集;在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从实验室到销售终端的全要素生态;在平板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日化等产业,实行“强链”“补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第三项T计划,将通过强力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TalentandTechnology),引领创新发展结硕果。该区将认真总结“百济模式”“GE模式”“粤芯模式”的成功经验,在项目选择上,突出以战略性高端人才为核心,先导性产业为引领。在大力支持王晓东、施一公等顶尖专家团队建设一流研发中心的同时,依托欧洲分子中心、冷泉港实验室、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药学院、牛津大学等知名院校、研究机构,以全球视野引进高端人才。
同时,将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新业态,聚焦5G产业、无人驾驶、单抗、体外诊断、细胞治疗等产业细分领域,引进一批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隐形冠军”等企业,打造更强大的创新产业集群。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港澳在产业领域的深度对接,为港澳企业创新孵化、产业转化、总部聚集提供全链条全体系服务。
提升“用户体验”
将率先试行政务服务事项“智能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天的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该区将持续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坚持将“放管服”向纵深推进,不断塑造最深改革维度。
例如,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即将率先在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及广东省范围内成立“营商环境改革局”,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区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
目前,支持该区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已被列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件。今年该区将塑造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新品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示范区。
会议透露,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政策创新方面,将全新推出“金镶玉”2.0系列政策,抛出更多重磅政策“炸弹”,继续领跑政策创新“最先一公里”。
在行政审批领域,一方面将继续深入开展技术审查改革。在此前的经验基础上,全面摸查全区涉及技术审查的行政许可事项情况,复制推广对具备条件的行政许可事项采用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相分离的审批模式。
另一方面,推出“秒批”政务服务改革第二批事项。目前,该区已完成第二批“秒批”事项的初步摸查,将于5月前推出并公布实施。同时,率先试行政务服务事项“智能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AI+政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受理、智能审批”。该区计划上半年新投入30台政务智能一体机,同步积极推进“掌上办”,试行不需要工作人员审批的智能“无人审批”。此外,推进“全流程网办”。加快“全流程网办”进程,让更多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
在企业筹建领域,一方面将进一步优化信任筹建改革举措,完善主动服务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将搭建企业筹建项目信息平台,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该区将通过优化梳理企业筹建ISO全流程,开发全国第一个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周期动态管理服务平台,运用地理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获取筹建项目生命全周期的动态信息,形成建设项目全流程动态监管体系。全区将以企业筹建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在信任筹建实践的基础上,优化承诺制信任审批,积极探索“拿地就建”“先建后验”的创新实践。
“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始终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为企业创造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会上,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卫表示:“粤芯半导体公司落户该区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创业与居住生活“两头抓”
除了为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外,会议还提出,该区将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例如,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领域,该区将持续发力提升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水平,集聚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要素资源,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服务业核心区,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枢纽,以期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大集群”、示范性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
作为知识生产创造的主体,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涉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广州高新区、开发区、黄埔区是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在全国首创了“上管老下管小”的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目前,区内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位居广州市各区第一、广东省前列,区域引才聚才呈现国际化、系统化的良好态势。
接下来,该区将进一步深化“上管老下管小”的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打通人才创新创业、居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广州)生物医药小镇的建设,打造全产业链闭环,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社区。
此外,该区将打造广州科学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集聚粤港澳三地乃至全球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谷,积极打造集人才项目孵化、加速、创业投资、商务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园区。
对此,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崔霁松表示期待。去年12月20日,诺诚健华生产基地已于当地开工建设。接下来,该企业还会在广州开发区陆续布局研发、销售、人才培育等一整套体系。在此期间,将会有海内外顶尖人才、专家汇聚广州。崔霁松谈道:“希望可以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氛围,能够使人才适应广州的工作和生活。”她举例说,海归们经常在星巴克谈业务,广州的人才社区可以进行相应的布局。
“要当好营商环境"建设员"、企业发展"服务员"。”会上,周亚伟提出了对高效服务型政府的角色期待。按照这一要求指引,当前,该区正着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一流的要素供给环境,打造一流的对外开放环境。
以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负国家级开发区使命,为特大城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探路,推动区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撰文:李鹏程黄于穗李周耿
“12345”审批服务体系
●“一个集中”破难点: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办好想办事”。
●“两个分离”疏堵点:即复制推广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相分离,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
●“三个统一”治痛点:进一步推行一个窗口办受理,一套图纸跑报建,一个系统管审批。
●“四个举措”树品牌:优化订制式审批服务实现“流程最优”,推广承诺制信任审批实现“材料最简”,推行“企业筹建无费区”和免费中介服务实现“成本最低”,扩大政务服务“秒批”事项范围实现“时间最短”。
●“五个模式”优服务:通过党建引领,提供“阳光促办,来了就办,免费代办,全流程网办,智能通办”服务,完善“有叫必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工作机制。
●2018年,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招商引资成果:
引进重大项目138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
其中世界500强、央企、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投资项目33个,总部类项目29个
合同利用外资41亿美元,增长81%
实际利用外资22.47亿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指标的122%
连续5年位居全国开发区前三、全省开发区第一,长期位居全市各区第一。
●项目落地的“黄埔速度”:
诺诚健华从洽谈到签约仅用2个月,从签约到动工仅用4个月
龙沙生物药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1个月
广州万达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医院项目从洽谈、选址到签约仅用2个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2月17日电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