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诵读》专栏第二期

番禺日报 2019-02-10 08:10

区图书馆

本报讯(记者许林海通讯员黎洁华陈子彦)日前,由区图书馆精心打造的《诵读》专栏第二期成功举办。本期专栏,向大家推荐的是梁凤莲的文学专著《西关小姐》。带读者一同追寻西关小姐给这座城市留下的回忆。

西关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其中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时至今日,当人们提起西关,都不自觉生出婀娜遐想和向往。花园洋房与西关大屋,洋气与传统在这里碰撞。有旧时的妩媚风情,也有当下的人间烟火。西关以端庄淑雅、追求新潮的“西关小姐”闻名遐尔。

清中时期以来,西关经济持续繁荣,富贵人家多聚于西关,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了。至清朝晚期,西关的女子私塾增多,新式学校日趋完善,就读的西关小姐就越来越多。由于有了与男子同样受教育的机会,最早接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和洗礼,应运而生的西关小姐学贯中西,出入传统又突破传统,将知识学问融入了自身的成长之中,所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说是出类拔萃的。

梁凤莲是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技术岗二级)、一级作家,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多伦多大学东亚系东亚研究所博士后及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授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羊城十大杰出女性、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过百万字,发表文艺作品数百万字。

她的作品《西关小姐》是《羊城烟雨四重奏》的第一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位女子:她温婉而坚韧,宛如一抹恬静的白。她在新与旧的交替、传统和奔放的切换中,悄然成长着。诚如梁凤莲对若荷的描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她的聪慧,如同她在女红、诗画、棋艺、粤剧上的悟性,凝聚着西关天地间的灵气。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却遭受了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劫难。然而,不幸的际遇却让她蜕变成长,迸发出自身生命的活力,拓宽了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对生活与生命怀以从容笃定的态度,大概就是西关小姐的独到之处。风姿绰约的西关小姐身上集中了广州众多的文化因子。对本地人来说,她让他们了解了自己城市的历史变迁;对外地人来说,她让他们领略了广州文化的悠久和繁复。她是广州当之无愧的文化符号,超越了任何物质成就的冰凉和经济成就的枯燥,永远成为广州感性的、温暖的、魅惑的形象大使。

新闻推荐

广州非遗技艺美国“圈粉” 广州文化春节走进中国驻美使馆 广彩、醒狮、戏服制作吸引美国友人

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举起中国醒狮。外国嘉宾对广彩文化很感兴趣。舞蹈《武韵》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吸引外国友人。当地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