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的广州应急庇护所: 物资准备齐全 暖冬少有人来
新春走基层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豪、孙磊报道:1月29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的部分应急庇护所,发现各个庇护所的物资都已准备妥当,但因为今年整体气温较暖,前来庇护所的流浪乞讨人员较少。
物资准备妥当
1月29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越秀区农林街防寒避暑应急庇护点,该庇护点跟日托中心功能相结合。85岁的戴奶奶告诉记者,她经常过来这里休息,很少见到有流浪人员前来。庇护所值班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庇护点所准备的物资,食物主要有三箱八宝粥,两箱泡面以及矿泉水,另外配有棉被、棉衣、手套袜子等御寒物资,办公桌上还有药箱。
位于海珠区前进路万寿北街的星光老年之家和晓园新村的昌岗庇护站,功能、格局与农林街庇护点大致相同,不过配备的物资更为丰富。
记者走访的四个庇护所都表示是24小时开放,平时作为日托中心对社区老人开放,对外来流浪人员开放则需要等民政局通知,“今年临近春节天气整体比较暖和,尚未接到开放通知。”万寿北街庇护站工作人员查阅最近一次开放记录是2018年12月29日下午5时到今年1月3日12时,因为寒潮开放了一周。
流浪人员常去救助站
应急庇护所往往位于社区街道内,即便对外开放位置也不便找寻,无家可归又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通常会去哪里?记者来到天河区水荫四横路的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时发现,不到半个小时,就有5名流浪人员前来登记求助。
今年70岁的黄大爷已经流浪20多年了,“我不喜欢来救助站,动不动就把我送回家。”黄大爷表示虽然家里有儿子,但是儿子连他自己都养不活,他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流浪人员从海南岛过来广州,“其实我想去杭州,想找份工作但是身体不好。”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穿戴整齐的年轻人,上前询问得知对方来自广西,因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无法买回家的票,“广州火车站救助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给了我这个地址,让我过来求助。”
正在忙着登记流浪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黄先生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流浪人员前来求助,“我们会帮他们联系家人,解决吃住问题。”黄先生表示,如果对方有回家的意愿和需求,救助站也会帮忙买回家的票。
新闻推荐
坚守岗位 只为让更多人回家团聚 广州地铁司机彭同阳:在驾驶室里度过第十个除夕
南方日报讯(记者/余秋亮郭苏莹)今年是广州地铁集团高级电客车司机彭同阳进入公司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