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花城19看,何以成爆款?
花景,花市,花田,花艺,文明之花,幸福之花,以花入肴,以花入药,鲜花贸易……一个个关于花的故事,生动鲜活,趣味横生,引人入胜。
诺贝尔奖得主弗朗西斯·汉密尔顿·阿诺德,以色列科学家苏格·基莱特曼,艺术大家黄永玉,亚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奥运冠军陈艾森,演员黄渤、杨幂、周冬雨……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咖,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护花使者”。
相约在线上、线下,相遇在纸上、指尖。广州日报大型系列报道“千年花城19看”,以2个多月的接力,20多个精美大版,数以百万计的视频点击,生动讲述着广州故事,全方位地呈现着花城风采,让海内外朋友更深入地了解广州,感知这座老城市的新活力,见证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新风采。
一道丰盛美味的文化“套餐”
花城,一直是广州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提起它,你可能会想到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城乡环境,可能会想起持续圈粉的“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可能会想起花艺、花展、花卉产业……
广州,千年花城,有着1700多年规模化种花、赏花的历史。可以说,花,是广州故事的最佳讲述者。读懂花,就能读懂广州;了解花,也就能进一步感受花城的风采,就能对这座城市多一份热爱。“千年花城19看”,以花打动人心,以花连接世界,为海内外受众呈上了一道丰盛、美味的文化大餐。
丰盛,意味着丰富。
以花入馔的“食俗”由来已久,广州交通线网串起缤纷花境,用木棉来做“文明广州”的LOGO,岭南画派的花卉作品颇具盛名……“19看”涉及饮食文化、文艺创作、文明风采、城市精神、养花技术、城市管理、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它们将“花城看花”讲深、讲透,讲得全面、立体,让众多读者直呼过瘾。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千年花城19看”扎根历史深处,勾连古今;坚持国际视野,环顾中外。它讲花的故事,但不刻板、不生硬,而是以人讲花,以花看城,小切口,讲故事,以历史典故、鲜活事例、真情实感,将这座城市的魅力展现出来,于潜移默化之中走进读者的心里。
一个媒体融合的鲜活案例
技高一筹的表达方式,是提升传播力的有效途径。而好的表达,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推向深入。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千年花城19看”,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板。
坚持向受众靠近,扩大覆盖面。
“难以置信的美妙,可以轻松地做紧张的工作”,这是马友友对广州的直观感受。
广州荣誉市民、以色列科学家苏格·基莱特曼坦言自己算不上是“花痴”,但广州街头无处不在的鲜花让他感觉十分美好。
一个个“护花使者”不仅出现在报纸上。H5页面上有他们的温馨祝福,短视频里也有他们的活跃的身影……他们“粉丝”众多,涵盖体育、文艺、创新创业等不同领域。“千年花城19看”切实用好“护花使者”资源,打通“报网端微屏”,以立体讲述、多种呈现,覆盖更广泛的群体,让主流声音传得更远、叫得更响。
以互动性、体验感,增强感染力。有效的传播不会局限于虚拟空间,而是打通线上线下,让推广好玩有趣。就像“千年花城19看”与线下的AI花市、海外花市、国际花卉艺术展形成联动,与线上的“花城抖起来”短视频大赛等遥相呼应,邀请读者参与,互动性十足,创意迭出,也让传播更生动,更具“征服”人心的力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是媒体的基因,也是传播的力量所在。“千年花城19看”之所以传播力强,辐射面广,引来诸多点赞,正与一个“新”字直接相关。
一扇呈现魅力广州的动人窗口
以AI花市为切口,呈现广州的科技创新,毫无“违和感”;从海上丝绸之路的鲜花贸易入手,谈广州的开放故事,生动直观;根据以花入馔的“食俗”管窥“食在广州”的风采,令人垂涎……
一花一叶,就是城市。点点滴滴,都是广州。
“千年花城19看”提供了一扇生动的窗口。透过它,我们能看到悠久、深厚的城市文化,能看到独具魅力的生活方式,能看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透过它,我们能看到一个个开拓进取的创举,一串串走向世界的足迹,能感受这座城市的生机活力,能品味广州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一座城市最容易被人记住的,往往是它的文化名片。花,作为一条情感纽带,牵动人心;花,作为一扇窗口,呈现精彩。
当前,广州正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这意味着,“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这一城市品牌将越擦越亮,让更多海内外朋友以它为窗口、为平台,更深入地了解广州,品味花城的魅力与精彩。
新闻推荐
广州确定北京路等60条道路的全部或局部作为骑楼街规划范围 传统骑楼街总长度26.5公里
广东建设报讯记者冯雪琪报道:广州首个针对骑楼街保护的法定规划——《广州市骑楼街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