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号”12万件遗珍回归祖国

中山日报 2019-01-25 18:08

本报讯(记者 张倩)随着集装箱门的拉开,在清朝“泰兴号”沉船事件中散失海外的12万件德化青花瓷器亮相在公众面前。昨日上午10时许,“泰兴号”遗珍回归祖国仪式在广州黄埔新港港区全通秀丽码头举行,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出席仪式。

这些德化青花瓷器是中山市泮庐健康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长来从英国联邦贵金属公司一次性拍卖购入,目前已完成口岸通关回国,明年1月将举行国内专家研讨会,进行国内认证,研讨会后将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巡展和捐赠。

郑长来表示:“我们集团的企业大部分在中山,中山是我的母地,我也是中山的一份子。希望博物馆与我们联系,把首次捐赠地和仪式放在中山完成,把这些遗珍展示给更多的中山人民,另外中山如果有任何需要策划关于中国海上丝绸文化的活动我们也会完全配合,争取把丝路文化推向高潮。”

中山知名收藏家余乃刚现场鉴赏后认为,在古玩市场中常遇见德化青花瓷,但这样一次出水12万件的规模实属罕见。这些德化青花瓷器在海底泡了差不多200年,但品相仍然很漂亮,文化历史价值非常大。

丘树宏表示,接下来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使得文物回家后,对国家的建设、对中国梦的实现、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作出更多的中国力量。

新闻推荐

中山-广州首条跨市公交线开启两地市民工作生活“双城模式” 公交开通10余天送客逾万人次

中广首条跨市公交中980本报记者文波摄本报讯(记者何淼通讯员凌玮婷)1月9日早上7时,家住三角镇高速路口附近的杨红杰在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