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纳入医保 医院却没有
近日,83岁的孙某春老人找到本报,她告诉记者,她患了一种少见病,必须要服用一种“救命药”,无奈这种药太贵,她吃了四五个月,已经花了近3万元钱,接下来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昂贵的“救命药”花光了老人的积蓄
孙某春今年7月在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医生告诉她这种病很稀少,很难治,但有一种“救命药”可以缓解病情。出院时医生给老人开了这个药——“吡非尼酮”。老人说,如果不服用这个药,她的肺会纤维化,像木头一样 。
出院后,老人到中山各个医院去买这个药,但是都被告知没有。老人找遍了中山的大小药店,后来在莲塘路的一家药店找到了这个药,一瓶药739元,可以吃三天。为了省钱,她又请人到香港买药,一瓶药少几十元钱。到现在四五个月了,她已经吃了40瓶药,花了近3万元钱,家里不多的积蓄因为她近两年做了两个大手术加上买这个药,全部花光了。
老人到市社保局去问过几次,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她住院或是医院门诊开这个药,都可以报销。但因为是在药店买的药,报销不了。老人再到医院问,但医生告诉她,因为这种病不多,医院没进这个药。
■医保能报销的“救命药”到哪里买?
昨日,记者联系上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梁剑平,他表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少见病,“吡非尼酮”的用量很少,所以医院从没进过这种药,各大医院也不会常规采购。遇到这种患者,医生一般建议他们去广州或香港买药。
“昨天我去查了,这个药确实进了医保的基本目录。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个药的价格。”梁剑平副主任表示,这种特殊药品建议患者和医院科室的主治医生沟通,由主治医生帮他向医院药剂科申请,临时购买一点,但前提是这种药是病人必需的并且没有替代的药品。医院专门为她临时购买这个药,一次只能购买一个月的量,要保证患者每个月来取药,不然药放在医院过期了,医院可能下次就很难再去采购。特殊药物临购方案仅适用于住院患者。所以如果患者不是住院,只是门诊复诊,医生也无法为她申请临时购药。
本报记者 周映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益文波通讯员凌玮婷)28日,中山跨市公交迈出新步伐,继与珠海、佛山、江门等城市互通后,首条中山—广州的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