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提前到6岁,学生视力保护亦须早

信息时报 2019-01-23 01:37

珠江瞭望

寒假来了,医院眼科门诊迎来高峰期,不少家长领着孩子查视力配眼镜。医生指出,长时间用眼过度,很容易造成各种眼部问题,尤其是寒暑假,很多家长把手机当成孩子的保姆,近视低龄化越来越明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副主任冯光强向媒体透露,小孩的近视高峰已经从10岁提前到6岁了。

对于小孩近视,家长们都感到痛心与无奈。事前,很少家长关注并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直到某一天,孩子回来说看不清老师板书或多媒体荧屏,再带孩子去医院验光时,才发现孩子已经患上近视,不得不佩戴眼镜了。听到消息,为人父母既心疼又内疚,继而纳闷: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近视?为什么不能早点发现?

近视是一种特殊疾病,可预防、可控制,如果早发现、早矫正,是有机会康复的。但不能拖,拖到近视程度加深就不可逆了。所以,早防早治是关键。在近视防控早期介入上,法国可谓从娃娃抓起,做法是,规定婴幼儿必须做3次体检,分别在出生后的第8天、第9个月和第24个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视力检查。以现在的医学技术,是可以实现在婴幼儿时期查出是否有先天或遗传性视力缺陷的。如果发现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矫正和治疗。相对面言,我们的力度还不够。新生儿体检,多半局限于身体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张力等等基础项目。

青少年近视不是一两天造成的,防控工作急需提早,同时也要做细,要重视日常管理。虽然,我国中小学生每天都做眼保健操,但除此之外,各学校几乎不再有更多、更细的日常管理。在德国,由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创建的青少年眼睛保护协会,专门指导和管理青少年视力。该协会经常深入学校,对幼儿园、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跟踪调查,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建立青少年视力档案、发现视力降低者及时进行医学介入等等。日本还从孩子的营养入手,特别注重水果、蔬菜、含有脂肪酸鱼类的比例,从营养结构上帮助学生预防近视眼。在加拿大,眼科不属于医保体系,但未成年人例外,他们可以每年两次免费接受眼科检查,如果医生认为需要,治疗和配眼镜也同样是免费的。这些都是把工作做细做实的体现,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工作,教育部等部门去年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不仅制定了防控目标,还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防控目标有了,高度也够了,最终还得有更加科学的执行方法,才能确保目标得已实现。学生近视防控,要抓早抓细,从日常管理入手,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连海平 媒体人

新闻推荐

旧时春运买票

白话广州春运又到啦。今年,广州火车站启用“刷身份证即可入站”新举措,如果你喺12306上面买咗D或G开头嘅车票,符合条件,就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