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抓党建 党建促振兴 “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从化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南方日报 2019-01-15 06:18

党建工作促进了从化区米埗村的发展。符超军摄

广州市“两会”上,乡村振兴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广州市人大代表安广平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发挥好生态优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青山环绕,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牵连万家,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走进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一幅“天蓝、山绿、水清、地净”的美丽新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南平村以党建为抓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抓住特色小镇建设机遇促发展,这座从前偏僻静谧的客家山村开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南平村是当下从化区乡村火热发展的缩影。抓住绿水青山的长板,从化以“红色引擎”激活发展绿色动能,坚持“围绕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围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着重解决怎样建强基层党组织、怎样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怎样打造头雁队伍等三个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南方日报记者周甫琦朱伟良

通讯员江楚君马婉媚

担当“领头雁”

架起乡村振兴发展“主心骨”

走访、询问、查看村民信息、处理问题,这是从化区米埗村第一书记肖丽的日常。去年3月才正式被派驻到米埗的她,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已对小镇内的每个在建项目、每户村民等情况了如指掌。

在工作之初,身为80后的基层干部可遇到了不少困难。“刚来这里的时候,不会说粤语,与村民交流起来十分不便。”她说,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村民“同声同气”。为了拉近与村民距离,肖丽尝试模仿学习村民的本地口音,逐渐打破交流障碍,融入村民当中。

沟通的困扰解决了,如何发展的难题又摆在了肖丽眼前。“经过前期调研,依托米埗生态乡村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以民宿为核心旅游业的道路逐渐清晰起来”,在她看来,通过发展高端精品民宿为特色的民宿产业,能够盘活乡村“沉睡”资源,对乡村经济发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为了得到村民支持,肖丽与党支部其他成员逐户地走访,详细讲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计划。“我们想让村民了解的是,发展民宿就是一条"筑巢引凤"的好路。”在2017年,米埗小镇决定与外部企业合作共建特色民宿。“企业租用村民的房屋改造民宿,既增加了租金,又能提供就业机会,不断拓宽村民的增收路。”她说。

米埗小镇的民居外立面整饰、“空心屋”盘活为民宿、基础配套设施、自然景观打造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在民宿经济的带动下,米埗民宿群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肖丽表示,作为乡村经济新业态的典型代表,位于米埗特色小镇的首个高端岭南风貌特色民宿群已初具规模。

抓好“头雁”工程,对夯实基层基础意义重大。在从化区,像肖丽这样的积极发挥“头雁”作用的年轻党员干部并不在少数。

“我们把基层党建做好了,村民的思想层次提升了,这些都是我们乡村的无形资产。”莲麻村党支部书记潘安娜说,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以党建促发展,莲麻村正在吸引更多城市资源要素前来。

2018年,从化区为区、镇(街)两级精准选配39名干部担任特色小镇建设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的“第一书记”,选拔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金种子”126名。通过抓住关键重点,实施四强“头雁”工程,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扛起乡村振兴沉甸甸历史责任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西和村第一书记陈敬良去年上任,从区政府到村里驻点工作,年轻的他带领村民利用人居环境、小镇建设等项目,以“西和最美一公里”为核心区域,推动文旅资源的集聚。“花卉种植业是这里的优势产业,打好花卉牌,从农业到科普、文旅体验才能让农村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让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他说。

去年以来,从化区先后组织开展“头雁”队伍培训班7期,共计培训村社党组织书记617人次。“创新开展派驻第一书记岗前培训制度,帮助派驻干部快速转变角色,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能力。”从化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把派驻第一书记工作岗位打造成为锻炼年轻干部、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平台。

发挥组织力

221条行政村基本达标“干净整洁村”

崭新的柏油路、小广场、白墙黑瓦……南平村,坐落于凤凰山的四面怀抱之中,流溪河支流之一的凤溪河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介绍,该村三面环山,有流溪河支流的源头凤凰溪流经,盛产荔枝、柿子和青梅,总人口1100多人。

“以前在村里,柴火、垃圾这里一堆、那里一堆,现在每个片区都像小区物业那样有人管理,村民家家户户的鸡舍都围在果园里,街头街尾到处都很干净,比想象中的还要好。”一名村名告诉记者。

南平村创新建立村企合作模式,村委会和珠江实业集团成立合作公司,建设南平静修小镇。企业把“物管”理念“搬”进了南平,在村里成立了“乡村综合管理办公室”,对村域公共区域的公共秩序、环境卫生、设备设施等进行统一管理。党建引领发展,企业与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美丽的乡村人居环境。

村社巷道干净,房前屋后整洁,杂物堆放整齐,这是如今从化区大部分农村的新景象。去年,从化区制定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9个方面为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着力提升农村面貌。

各镇(街)各村通过村党支部和党员带动,全力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基层党员干部“头雁带头,雁群压阵”的示范带动机制,为创建干净整洁村行动提供了执行保障。

作为农村的主人,村民的自觉参与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动力。为此,村党支部召集村民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家长会,明确各家各户门前“三包”责任。同时,各村积极开展“践行整洁美、献巾帼力量”活动,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整洁美”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通过妇女群众带动每个家庭自觉搞好房前屋后卫生。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面对陈年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的问题,吕田镇鱼洞村考虑到农户堆放多年,不舍得将其丢弃,便另谋出路,变废为宝。通过村委按市场价统一购置农户散放的陈年建筑材料,用于村公共设施的硬底化、修缮等。该举措推出后得到了农户的支持,不少农户主动要求将散落乱堆的建筑用料卖给村委,不但有效解决了村内建筑材料乱堆放的问题,同时完善了村内的公共设施,一举两得。

截至2018年12月,从化全区221条行政村已基本完成“省定干净整洁村”创建,其中83条行政村完成“省定美丽宜居村”创建。莲麻小镇、西和万花风情小镇、西塘童话小镇、米埗小镇和南平静修小镇已各自成为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的品牌标杆,5条行政村各具特色,基本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

村务“上云端”

党建引领创新农村基层治理

每天,在南平静修小镇的重要地点和路段,都会出现一支“红袖章”队伍,他们佩戴红袖章,手拿对讲机,活跃在角角落落,成为村内治安动态的“观察点”和“流动哨”;放学时分,由村内中小学生组成的“向阳花”宣传队把在学校刚刚宣传的人居环境整治知识宣传至家长耳中;“贤内助”文明队活跃在村内,关爱孤寡老人、单亲母亲、留守儿童,传递巾帼情……当前,南平静修小镇齐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打造乡亲服务站,开启“724”群防共治创新模式。

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介绍,“724”指的是七支队伍、两个平台和四个制度,该模式是村“两委”加强村级治理的创新举措,整合了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伍军人、热心村民、妇女儿童等各方力量,通过更多元的渠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社会协同无缝化,共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从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强化基层治理,为全面振兴发展奠定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良好乡村社会治理基础。

“现在办事太方便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了解村里的最新信息和相关政策,还可以在手机上咨询办事流程,不用亲自到村委会或者镇政府。”从化区南平村村民邱大哥打开手机里的“从化·仁里集”客户端感叹道。

“仁里集”是集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共服务、农村电商于一体的云平台。其中,包括“我要知道”“我要说话”“我要办事”等七大功能模块,定期发布党建业务知识和学习工作活动情况,及时更新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话题内容,着力解决村民通过平台提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在线上:深化推动“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键通”云平台建设,首批26条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注册用户达4.9万人,帮助解决群众生活生产问题3620个。在线下:投入1921万元实现全区221条村的民主法治议事大厅全覆盖。通过村民共商共议,推动形成了一批约束有力的乡规民约,有力提升了村民依法自治水平。去年以来,从化依托议事大厅共计讨论村级公共事务1500多项。

从化区有关责任人表示,通过建设智慧党建平台,推进农村党建工作迈向智能化和科学化,使农村党建工作从分割走向联合、党建管理从模糊走向精确。同时,创新结合线上线下模式,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向每名党员群众覆盖。

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径,“里仁为美、邻里和睦”的新图景正在广州从化出现。

新闻推荐

地铁通车利好兑现,从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珠光御景山水城:与水为邻 与景为伴

珠光御景山水城连续多年位居从化楼盘销量首位。资料图片珠光御景山水城样板房。资料图片从化位于广州北部,被誉为“温泉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