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华语戏剧盛典颁奖礼前晚举行 《亲爱的,胡雪岩》摘6奖“大赢家”带来哪些启示?
本届华语戏剧盛典历经近半年的评选,共有30多部作品进入初评,17部剧目参与角逐最终奖项。评委们普遍认为,本届盛典在创作机构的参与度和参评作品的代表性等方面均比上届有新的提升,且从获奖剧目看,也反映出不少当下戏剧创作的热点和方向。
《胡雪岩》获赞 “艺术性观赏性兼备”
《亲爱的,胡雪岩》的剧本出自香港著名编剧潘惠森之手,讲述晚清商人胡雪岩一生的大起大落。2018年香港话剧团重新制作此剧,在剧情编排、舞台布景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改动,导演司徒慧焯曾用“不是重演,是再生”来形容此版。该剧曾于去年8月在广州上演,当时已经被不少戏迷盛赞预定“年度华语最佳”。在当晚颁奖礼上,最佳年度剧目、最佳导演(司徒慧焯)、最佳编剧(潘惠森)、最佳制作人(梁子麒)等大奖,均被港话收入囊中。评委会称赞该剧“制作精良,剧情紧凑,时空变幻自然流畅,写实与写意有机融合,艺术性与观赏性兼备,呈现出舞台演出的高度完整性”。
黄慧慈在《亲爱的,胡雪岩》中一人分饰二角,“她演绎的胡妻既世故又超然,演绎的阿香既纯真又老练”,为她赢得最佳女主角奖杯。刘守正是广州戏迷熟悉的演员了,他在剧中饰赖老四,担当着贯穿全剧的叙事者身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戏剧效果”,捧走最佳男配角奖。
本届最佳男主角奖竞争激烈,王学兵在与潘灿良(《亲爱的,胡雪岩》)、王传君(《抄写员巴特比》)的竞争中胜出,以其在《酗酒者莫非》的表演摘得该奖。评委会评价他在剧中饰演的“白日梦游的醉鬼”,“改变了过往的表演方法,准确把握人物似醉非醉的表演分寸,用不缓不疾,沉稳内敛的表达,刻画莫非的玩世不恭,狂放不羁的精神世界”。
年过九旬的老艺术家张坤权凭在《裁·缝》中的表演,获得最佳女配角。《一句顶一万句》中吴摩西的扮演者杨易,获得最佳新人奖。
方言演绎、国际合作“散发魅力”
本届华语戏剧盛典获奖作品中,除粤语对白的《亲爱的,胡雪岩》外,《繁花》《平凡的世界》《一句顶一万句》等剧,都采用了方言演绎。与此同时,《酗酒者莫非》《抄写员巴特比》和《洪水》等由中外创作团队合作完成的作品,亦有斩获。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华语戏剧创作和运作或扎根传统文化,或积极借鉴现代艺术生产机制的发展趋势,成为赛后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亲爱的,胡雪岩》导演司徒慧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胡雪岩》能够在内地五城巡演,观众的反应“出乎意料之外”,“他们还给我一些意见,水平很高”。香港话剧团行政总监梁子麒则认为,“用粤语来演出,最能表达我们的生活。就像虽然我不懂北京话,但是我喜欢看北京人艺的演出”。他说10年前港话到内地巡演,曾有观众因“听不懂粤语”而离场,但现在则看到了很多因喜爱粤语话剧而来的观众。凭《金锁记》提名最佳复排剧目的导演高志森,还透露一个现象:现在在北方地区,观众对“原汁原味”的香港话剧接受度很高,甚至有主办方在邀请他们时就已明确在合约里写明 “使用粤语演出”。
《酗酒者莫非》去年6月曾到广州演出,是本地剧场少有的欧陆大师级作品。这部戏的特别之处在于,是由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改编已故中国作家史铁生的著作,并由中国演员演出。
对此,本届戏剧盛典评委陈国慧在赛后点出:“《酗酒者莫非》是一个co-production,这种联合制作的形式在未来舞台上会变得更重要。国外的导演来到中国,通过中国的文学去理解我们的文化,共同找到与世界观众对话的空间,未来我们能在国际的脉络中共同找到剧场的魅力所在。”
新闻推荐
患者及家属在药房窗口取药。本报讯(记者盛小霞通讯员刘进娣)在南方医院增城分院的“智慧药房”,一位患者家属正在取6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