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开创“输血+造血”扶贫模式,累计公益投入超10亿元广药集团打造国企践行社会责任的广州样本

广州日报 2018-12-27 04:22

▲2018年3月,广药白云山举行家庭过期药品回收15周年公益活动。?广药集团在梅州发展仙草规范化种植基地,走出一条“授人以渔”的产扶融合道路。广药王老吉在美国纽约设立了中国首个海外凉茶博物馆,带动中国凉茶文化走向世界。广药集团秉承“广药白云山,爱心满人间”的企业精神,积极回馈社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872.03亿元,同比增长11.82%;实现利润总额40.04亿元,同比增长50.47%,广药集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同时,作为一家传承数百年历史的医药企业,广药集团也打造了国企践行社会责任的广州样本:首创“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连续15年回收过期药品共1500多吨;成立了“1.828亿元王老吉爱心基金”,为灾区奉献爱心,累计公益投入超10亿元;推进精准扶贫,开创了产业“造血式”扶贫的新模式;投入超2500万元,支持核心高校人才培养……

广药集团结合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输血+造血”的企业公益模式,成为中国企业在公益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革新。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上,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被评为“年度责任先锋”。

文/张烨宇

连续15年回收过期药品共1500多吨

时间倒回2003年,当时非典爆发,全国板蓝根价格应声飞涨。然而,广药集团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顶住药材成本上涨的压力,坚持白云山板蓝根颗粒不涨价。当时药厂承诺了三点:一是市场疯狂抢购时,坚持不涨价;二是在市场严重缺货时,坚持加班加点保质生产;三是原材料涨价时,坚持亏本也要生产。除此以外,广药集团还在广东省同行业内率先采取行动,到火车站、汽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免费派发抗非典药品板蓝根颗粒,价值高达200万元。

回忆起当年“非典”板蓝根涨价事件,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坚定地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企业不能光想着赚钱,还需要承担责任。”

2004年,消费者囤积药物开始面临着过期的问题。过期药品不仅会增加公众的用药风险,成为家庭“小炸弹”,如果随意丢弃,还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若流入不法商贩或不法医疗机构之手,其危害丝毫不亚于毒品。面对这种情况,广药白云山决定拿出产品、资金,在全国免费更换消费者手中的过期板蓝根,在全国首创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以授权定点药店更换形式,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家庭过期药品。这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第一家企业提出建立家庭药品回收免费更换机制。活动持续了近6个月,涉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换回各品牌过期板蓝根120万包,引起了强烈反响。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广药集团首创的这项投入巨大的活动一直坚持到了今天,一干就是15年,回收家庭过期药品共超过1500多吨,惠及6亿多人次,并在2014年创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吉尼斯世界纪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举措也在不断升级。如今广药白云山的过期药回收活动已经从最初单个企业发起到全集团共同参与,从本地扩展到全国200多个城市,永不过期合作药店从起初的5家增加至6000多家药店和社区医疗机构,从“到店”回收升级到面向定点社区的孤寡老人上门回收,从城市到农村,从线下升级到网上和移动端,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每一次升级都带来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新变化,不断向广大民众科普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广药集团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集团成立总队,由党委书记担任队长,各企业党组织成立分队,由企业党组织书记任分队长,各省营销分会成立广药白云山“雷锋·向秀丽”志愿服务支队,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包括回收过期药品在内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医药行业特点,“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联合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专家一道,深入社区宣传安全用药,提供义诊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李楚源提出,不仅要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传承、创新,更邀请并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为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奋斗,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能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打造出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创立爱心基金,累计公益投入超10亿元

援藏、扶贫、救灾,除了深入社区,广药集团还活跃在践行社会公益的第一线。

秉承着广药集团自身特有的红色基因,广药集团制定了“政治有高度,经济算总账,责任树品牌”的援藏方针,根据西藏林芝波密县高原气候明显、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等特殊自然条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大力建设灵芝种植基地,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信息和销售渠道的优势,积极开发藏产灵芝孢子粉等具有西藏特色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致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从根本上帮助西藏林芝地区脱贫致富。目前,广药集团已经在西藏建立了150亩灵芝种植基地,进行“造血式”援建。

产业援藏取得了实效后,广药集团的援藏之路并未就此停步。广药还发挥自身在医疗健康行业的优势,投资建设了广药白云山藏式养生古堡,成为广东重点援藏工程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中的重点项目,切实带动西藏特色资源以及藏医药产业发展的步伐,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救灾方面,广药集团成立了“1.828亿元王老吉爱心基金”“广药白云山爱心基金”,每次灾难面前,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为灾区提供帮助,在雅安、鲁甸、汶川、玉树、彝良等国内多次自然灾害和流感疾患防控中,都带头捐款捐物,为灾区和病区奉献爱心。

此前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广药集团迅速行动起来,开创“造血”援建模式,投资3亿元建生产基地创新援建模式,成为雅安灾后第一个签约、第一个奠基、第一个封顶、第一个竣工投产的项目。王老吉雅安基地带动当地就业和当地运输、包装材料、药材种植、生物燃料、服务业等行业的持续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今年8月30日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汕头市6个区(县)55个镇受灾,部分地区积水甚至临近屋顶。广药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广药白云山通过广东省红十字会向汕头受灾地区捐献价值50万元的救灾物资,以助力灾区人民和战斗在救灾第一线的英雄们共渡难关,支援灾区救援复产。

多年以来,广药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直秉承着“广药白云山,爱心满人间”的企业精神,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受灾群众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累计公益投入已超10亿元。

“输血+造血”式精准扶贫

争当省市扶贫排头兵

国有企业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据悉,作为市属第二大企业,广药集团结合自身产业优势,走出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新兴产扶融合的扶贫模式。

据介绍,在广东省确立三年脱贫目标后,广药集团积极部署,提出了“准、早、特”的总体扶贫工作思路,“准”即精准——是工作方向,“早”即尽早——是时间进度要求,“特”是特色——是结合广药特色的扶贫模式,以产业为贫困村布局,资金向贫困户集中,通过造血式帮扶有效带动贫困村的发展。

从2016年5月起,广药集团旗下骨干企业星群公司、光华公司和采芝林公司分别对口梅州市松源镇径口村、湾溪村、园岭村三个相对贫困村展开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广药扶贫工作队考察发现,帮扶的三条村多山地,且均具备良好的金柚等作物的种植基础。

扶贫工作队决定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当地优势产业。通过生产区道路硬底化、灌溉水圳建设、发放种苗化肥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三条村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截至2018年底,三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2015年的1.03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8万元,脱贫率预计在92%以上。因扶贫成效显著,去年广药集团荣获“广东省扶贫济困红棉杯”铜杯,旗下对口帮扶单位即星群、光华、采芝林公司均荣获“梅州扶贫济困银奖”。

今年,广药集团进一步将关爱的目光投向奋斗在扶贫一线的扶贫干部,给广州市全市扶贫干部每人赠送了价值1500多元的体检券和“粤之盒”小药箱等,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

其实,过去几年,广药在扶贫方面已经成为排头兵。2013年对口帮扶梅州仙上村和小留村,涉及贫困户共191户620人。到2015年,广药集团的三条对口帮扶村全部实现100%脱贫。

“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广药集团践行精准扶贫的扎实之举。2016年,广药集团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近4亿元建设首个凉茶原液提取基地——王老吉大健康(梅州)产业基地。梅州基地是继王老吉首个造血式基地——王老吉雅安基地之后,又一个造血式产业基地,已成为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的特色项目、重点项目。2017年,广药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完成签约。这两个项目可解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600多人。

有了先前的经验,广药集团在“输血+造血”产业扶贫模式上也驾轻就熟,力图将企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在合作共赢中扶贫脱贫的路子。

2018年4月,广药集团与甘肃省签订三层战略协议,双方将在中药材种植、大健康产业、中药材科技和质量技术、医疗保健体系等方面展开合作。7月份,双方签订第一批具体项目合作协议,王老吉拟在兰州高新区建设生产基地,广药集团还设立了四个“扶贫车间”。

广药集团与两当县、宕昌县、华池县、东乡县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通过“扶贫车间”帮扶模式,利用四个县的中药材种植和土特农产品优势,合力培育中药材优质品种,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优化升级,以“造血”的方式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前不久,广药采芝林与陇西县合作项目——陇西广药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随着项目逐渐落地,相信不久的未来,将为甘肃经济发展和脱贫工作做出贡献。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国家的未来在于人才培养,广药集团在对“祖国的未来”的培养上也不遗余力。

2015年,广药王老吉成立了王老吉校园基金,全国范围首批投入2500万元,支持核心高校人才培养。截至2017年底,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合作,项目涵盖设立学生奖学金,及校园文体活动开展等,致力建立与校方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已成功评选了500位王老吉奖金获得者,举办了23场校级文体活动。

作为百年药企,广药集团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回报社会,坚持校园公益,深化人才培养,拓宽人才激励覆盖面,持续为每个校园追梦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此外,广药集团的社会责任实践已经走向国际化。在2017年,广药集团承办了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和财富论坛“医疗的未来”圆桌会议,王老吉凉茶与白云山矿泉水成为《财富》全球论坛独家官方凉茶和饮用水,国家4A级景区神农草堂成为《财富》论坛指定接待点。前不久,广药集团还带动中国凉茶文化走向世界,在美国设立了中国首个海外凉茶博物馆——王老吉纽约凉茶博物馆。博物馆结合了传统博物馆与时尚凉茶铺两种不同的业态,不仅有丰富的凉茶文化资料史料介绍、实物展示,还设有现泡凉茶铺,让消费者从视觉、味觉去体验中国凉茶的魅力。据了解,未来王老吉还将在全球56个城市开设凉茶博物馆,加速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战略部署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广药集团还着力提升企业污水处理的升级改造,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如2017年采用生物法对废气进行治理,可每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9.72吨。对水喷淋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减少粉尘排放;在除臭设施上增加玻璃钢喷淋塔设备,减少酸性废气排放;将锅炉燃料由柴油改成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

未来,广药集团将积极围绕“汇全球资源,创国际品牌,做世界广药”,推进“产业升级,资本升级,人才升级”,努力将广药集团打造成为独具产业特色、文化鲜明的世界一流企业;2020年,冲刺世界500强。同时,广药集团将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和“激情、活力、理性、从容、向上、向善、奉献、乐施”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秉承“爱心满人间”的爱心精神,继续在爱心事业上加大投入,奉献社会,回报社会。

大数据看广药集团社会责任

4大基地:广药集团在全国设立四个“造血式”生产基地,即王老吉雅安生产基地、王老吉梅州凉茶原液提取基地、王老吉兰州生产基地、广药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

1500吨:广药集团首创“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连续15年回收过期药品共1500多吨

1.828亿元:广药集团成立了“1.828亿元王老吉爱心基金”“广药白云山爱心基金”,为灾区和病区奉献爱心。

10亿元:多年来,广药集团累计公益投入超10亿元。

92%:从2016年5月起,广药集团对口梅州市松源镇径口村、湾溪村、园岭村三个相对贫困村展开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8年底,三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2015年的1.03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8万元,脱贫率预计在92%以上。

56个博物馆:广药集团不仅在广州、北京、雅安建立王老吉凉茶博物馆,传承凉茶文化,还在美国纽约设立了中国首个海外凉茶博物馆——王老吉凉茶海外博物馆,推动凉茶文化走向海外。未来王老吉还将在全球56个城市开设凉茶博物馆,加速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9.72吨:2017年广药集团采用生物法对废气进行治理,可每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9.72吨。

新闻推荐

绿色生产改造显效 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生产过程采取全封闭操作生产厂区地面实现100%硬化环保砂石仓广东建设报记者谈健在人们的印象中,混凝土搅拌站与脏乱差挂钩...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