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广州·深井村,不只有烧鹅
“深井烧鹅”名扬四海深井村中的古井,井水依然清冽。诗意花城工作室出品更多生活信息请扫二维码
跻身“中国传统村落”
近两周内,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和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相继发布,祖国各地又一批风景迷人、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走进大众视野。其中,广州市黄埔区深井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成为广州市第13个传统村落。
公示内容显示,深井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长洲岛上,原住民为凌氏,在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兵而从福建迁来的。岛上耕地无几,不少村民历来以商业为生,深井村也因此富甲一方,文教昌荣。深井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原名“金鼎村”,代表性建筑有清代的景客凌公祠、柏轩凌公祠、肖兰凌公祠,以及清代的深井外国人公墓、深井凌氏宗祠。
文/缪璟图/陈忧子
岛上村落昔日市集熙熙攘攘
深井村位于黄埔长洲岛上,已有700余年历史,如今处于黄埔军校和大学城中间,与繁华的市中心仅有一江之隔。
与因地理环境限制,仍保留着古朴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许多传统村落不同,广州地处沿海地区,自古作为通商口岸,商业繁荣。而位于长洲岛上的深井村依江而建,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长洲过去是对外贸易的集散地,深井村民许多都从事码头搬运、造船、经商等工作,村民生活富裕,深井凌氏富甲一方,村内成片的岭南青砖大屋、石板街巷见证着昔日的荣耀。
依江而建的安来市则见证了深井村商业的繁荣,这条200米左右的街市,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昔日里,金铺、茶楼以及药材、理发、粮油百货、布匹成衣店、中西医馆……各式商铺在街道两侧鳞次栉比,好不热闹。如今在深井村依然可以寻得安来市的街道旧址,行走其间,不难想象旧时的盛况。
文塔古祠深井世代书香
深井村原名金鼎乡,因为村口旁的山岗形似金鼎而得名,后更名“深井”。有说是因为过去村中靠近山边的水井颇深,约15至20米,“金鼎”遂成“深井”。另有一种解释则认为,“深井”可形容将宝贵的东西、有才能的人藏在乡里,不显山露水,正所谓“藏深若虚”。
只要走进村里,对深井村的历史稍作了解,便可知道这绝对不是在故弄玄虚。古建筑是对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最佳的定格,在深井,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中伫立的高耸文塔。
古人建文塔是盼望文星高照,多出人才,深井村的文塔体现了村民对子辈教育的重视。史料记载,深井村原有三座文塔,如今仍留有其中两座,一座是村南重建的文塔岗,一座位于村中的文塔公园,为原址原塔,是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
村中不负祖辈厚望,果然世代书香,人才辈出。仅在清朝,已知的文武进士就有5名,清末民初广东省警察厅厅长凌鸿年就是深井人,村中还留有他的家宅“愚园”。
在深井村至今保留完好的祠堂中,景客凌祠堂因雕工精细而脱颖而出。其建造者凌福彭于光绪己未年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官至直隶布政使,他的女儿凌淑华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才女。虽然百年间,它从家族祠堂一度变为校舍用地,如今成为开展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女红学堂,但不变的是深井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传奇烧鹅打造“深井”品牌
时光流转,如今深井村最为扬名在外的是“深井烧鹅”。其实“深井”指的是烤制烧鹅的一种形式,先在地上挖一口干井,点燃荔枝木炭,将烧鹅用钩子挂在井口的铁枝上,吊在井中烧烤,烧鹅不仅可以吸入荔枝木的香味,而且因为深井中稳定的烧制温度,烤制出来的烧鹅品质上乘。
“深井烧鹅”名扬四海,而聪慧的深井人也打出了“深井”这个金字招牌,辅以精细的烧鹅制作手法,烧制出鹅皮脆爽、鹅肉鲜嫩的上等烧鹅,引来八方的食客。2008年,村内开了一家以深井烧鹅闻名的餐馆,去年,“长洲岛深井烧鹅”申请了商标注册,还计划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白话广州上周新闻话,广州好多酒楼新年嘅团年饭都订满咗,有啲街坊中秋过后就开始落订,担心到时冇位。同旧阵时相比,睇来唔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