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补贴退坡“箭在弦上” 车企“自掏腰包”延长缓冲期
上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在2018年度双积分中存在缺口,拟通过提供2.2亿元补贴的方式提升东风有限电动车的销量,以此增加新能源汽车积分。
不只是东风有限,随着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的到来,各大车企各显神通,通过终端补贴提振新能源汽车销售。一场比拼实力的“生存考”早已拉开序幕。
补贴退坡在预料之中
2018年行将结束,2019年依然变幻莫测。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比较关注的是,新一年的补贴政策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出台。
近日,原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向媒体透露,下一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预计在2019年1月份出台,而且新一年新能源补贴“退坡”将肯定发生,他预计,2019年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再退一半,直到2020年补贴全面推出。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整体遇冷,但新能源车却是一个例外,其中政策补贴也是市场刺激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仅有的亮点”背后隐忧渐显,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以来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不少。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3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9%和141.6%;但到了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同比100%增长的态势,到了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仅为37.6%,1-11月同比增长68%。
从全年销量来看,越往后全年产销同比增速呈现下滑趋势——今年6月12日,2018年新补贴政策生效,市场在6月之前及其之后的表现,正是政策变化的投影。
“期待12月能有一波销量小高潮。”广州一家新能源4S店总经理告诉记者,临近年底,到店客流明显增加,有不少买家赶着搭上补贴的“末班车”,而4S店比拼的不是价格,而是谁有现车。
事实上,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早在意料中,在2018年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曾说过,“大家担心补贴的政策会调整,实际上这个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都堆到2020年底一次性调整,还不如分段地释放这个调整的压力,使大家能够平稳地度过这个退坡的影响”。
“临近年底,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逐渐放缓,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在进行新一年中,重新思考并制定适合的政策。”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将加剧行业优胜劣汰
市场担心,如果明年补贴额度继续骤降,新能源车增长能否持续。对没有足够技术和资金实力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离开了政策红利支持,未来将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尴尬,同样,对发力新能源的传统车企而言,一旦补贴退出,也会在销量和利润方面受到影响。
为了促进电动车的销量,同时填补新能源积分缺口,一些车企不得不自掏腰包提供补贴。为了提振新能源车销量,东风有限就掏出2.2亿元,开展新能源汽车终端促销,东风方面表示,此举对2018年净利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可预见的是,未来或将有更多车企加入到东风有限的补贴行动中来。今年4月9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公示《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包括宝沃汽车、北京奔驰等44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全部为零。
即便新能源汽车积分压力不大那么的车企,也正在通过“补贴大战”来变相促销,带动终端销量。
12月12日,小鹏汽车首款车型小鹏G3正式上市,综合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分别为13.58万起。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没有新能源地方补贴城市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小鹏的补贴政策享受全国统一价,此外,不管明年补贴政策怎么变,小鹏汽车承诺全国统一价可以延续至明年1月31日。
吉利汽车也在近期作出“双重承诺”:承诺交定金购车价不变、承诺闪电交车。凡在2018年12月31日前缴纳定金,并在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提车的用户,吉利新能源承诺用户可享受2018年度国家及地方政策补贴后的价格。此举让担心明年补贴政策退坡和新能源牌照即将到期的准用户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随着补贴下滑的深度调整,也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引导新能源行业良性发展。一场“生死考”即将到来,新能源车企准备好了吗?
南方日报记者郜小平
新闻推荐
12月20日,海运口岸24小时通关模式下,车辆通过“智能地磅”系统。黄埔海关供图12月20日,记者从黄埔海关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