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外传:张天志》今日公映,接受南都专访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张晋:每一场打戏都是搏命真打

南方都市报 2018-12-21 06:18

电影里张晋对战大BOSS的一幕,对方是重磅肌肉摔跤手,不畏惧拳脚痛击,他打得很艰辛。

主创们来广州宣传电影。

在杨紫琼的凌厉大刀面前,张晋要装得很淡定。

在《叶问3》中,由张晋饰演的反派张天志颇为亮眼,他有狠辣劲道的拳脚功夫,有争强好胜的冲劲霸气,他有正义凛然的一面,但又经常做坏事。亦正亦邪的复杂个性令这个配角相当出彩,就连主角叶问的风头都被他夺去几分。观众对张天志的好奇,促成了《叶问外传:张天志》的诞生,饰演者依然是帅气笔挺的张晋,电影里的他几乎一刻不停、一打到底———在悬空的招牌上闪避弹跳;在有限的空间内被大刀追身催命;和巨石一般的重量级对手搏命对抗……动作场面不重样,加诸有托尼·贾、杨紫琼、释彦能这样的超强对手实力硬撼,动作看点丰富到cry!

今天,《叶问外传:张天志》登陆全国院线。不久前,趁着影片到广州宣传,南都专访了张晋。采访前,记者刚在影院看完片子,银幕上的张晋状态极fit,看上去像不过30岁的帅气小生。采访时,距离拉近,记者才注意到张晋的头发有点灰白……“头发白了就白了吧,我也没染。”张晋笑着说:“只要它还在就行啦!”其实,这位被大家称为“当打之年的动作明星”已经44岁了啊。

拍打戏:没有退路

平均每场拍10次、每天换十几件内衣

《叶问外传:张天志》的故事衔接《叶问3》,被打败的张天志卖掉拳馆、绝口不提咏春,颓丧地带儿子经营着一间小士多。但因为恶人的霸凌,时势亦不让张天志做个“普通人”。人物的自我和解是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路打戏自然是陆续有来。每场张晋都在搏命,他说一定要很真很用力,这样才能有真实的反应。大大小小的打戏超过6场,平均每场拍10条,来来回回,观众看可能没有概念,但每一天演员们都在受伤,每一天都“换十几件内衣”。张晋告诉南都记者,只要脸没有破相,大伙就会继续打。

和武师们对打,大家都受伤

在悬空的牌坊上“飞檐走壁”、弹跳攀爬,各种追逐和打斗,身后还有三个刀手追劈。很多人认为威亚能够帮上忙,但所有的飞身动作都要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还要兼顾机器摆位和调度,“当时还下雨,特别湿滑;牌坊上都是铁锈,大家都刮伤了,每次拍完下来就要消毒。”有一次,张晋的脚正好撞上一条铁棍,“所幸我因脚伤穿了护具,它正好插在了护具和脚的间隙里。”

难以想象,拍出这样惊险画面的张晋竟然恐高,他坦言拍摄过程非常痛苦,每次就位都觉得“天旋地转”,每晚下戏回到酒店“睡觉都会惊醒”。工作人员让他“先试一试”,他不敢试,转而“直接来吧!”张晋和南都记者总结道:“没有退路,是一种很好的逼迫方式!”

被杨紫琼“追斩”,躲得很害怕

尽管杨紫琼已经有一阵没拍打戏了,但上场依然凌厉专业。“一开始徒手挡,挡了几下我看她手全紫了。后来她拿刀———她耍大刀可溜了,特别快,我其实躲得很害怕,因为如果躲不过去就砍到头了,当时有一个镜头要砍到头发,也不能躲太早了。”“就得碰运气的,这一刀砍下去,是砍到头发还是头皮,根本说不准。”

与托尼·贾交战,拳拳到肉

虽然托尼·贾在戏中的亮相令人错愕(剧本也没说清他是为啥来打酱油的),但他和张晋的打戏倒是相当值回票价。因为合作过多次,张晋和托尼·贾的配合相当默契,打起来可以毫不顾忌、无需迁就,“我跳上来踢两腿,然后再转身一个回旋踢,我完全不用想他会不会低头,肯定朝着他的头踢过去的,他肯定也能够躲开。力量、速度都够,我们打起来是最过瘾的。”

对战大Boss,被摔得很惨

此次在戏中饰演大反派的,是戴夫·巴蒂斯塔,他拥有超过300磅的强壮身形,在转行演员前是一名摔跤手。在这场重头戏里,张天志终于重新和自己和解,拾起咏春,最终用攻击穴位、以柔克刚的方式,战胜了对手。但在这之前,张晋需要抗住对方的摔打,“你没理由可以轻松打赢他的,所以要有很多的大反应,撞桌子、撞玻璃、被他抛出去,这样才合理。”

说心态:不疾不徐

不会为证明演技

去拍文戏

年纪明明不小,手中已握有金像奖最佳男配的奖杯,观众也极为认可,甚至称赞他为“铁打的张晋,流水的动作片”,按理说张晋可以过得舒服一点,但他却仍然在拼、在玩命。为了演好张天志,旧患未愈再添新伤:“我忍不住,看到拍摄现场就会兴奋,完成了会有成就感。”张晋不自知地用手比划起来:“如果观众喜欢,(动作的画面)就会永远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就好像我看了我喜欢的功夫明星,他们的动作也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面,那我觉得是值得去拼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打败”张晋,蔡少芬是毋庸置疑的答案,两人最近在某音上狗粮满屏飞。张晋还说,现在和父母见面少了,“现在我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变得像小孩子了,我觉得千万要善待他们,多见见面。希望不要被时间打败吧。”

南都记者问他:会不会想在黄金时期推出更多作品?在演艺圈沉浮多年的张晋心态平稳,不疾不徐,不骄不躁:“关于产量,要看机遇的。有的演员虽然不满意剧本,但觉得可以把它挽救回来。我看了之后,如果不是很喜欢、也不觉得适合自己,我觉得我挽救不回来,为什么还要接呢?”他甚至可以更坦诚,他说自己也曾想过为了证明演技去接文戏,但现在不会这么想了:“主要还是看剧本和角色,不然拍出来也是多余啊。”

采写:南都记者刘平安

新闻推荐

口福行动为中老年人谋口福,面向全社会征集高龄病例免费种牙,申请热线:020-87660080“一口好牙,让我讲话不再漏风,提升自信!” 倡导世卫组织“8020”

羊城口福大行动?家访口福之星姓名:卢绍雄年龄:80岁羊城口福大行动入围理由:广州市终身教育奖...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