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广州分行三年磨一剑刘英明:六大坚持把好六关 行稳致远再出发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刘英明
专题
今年是浙商银行广州分行成立三周年。三年来,浙商银行广州分行紧紧围绕总行发展战略,深耕广东市场,坚持特色化经营,初步走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道路。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英明强调,该行把业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六大坚持”,把好“六关”,确保在发展道路上打好基础,扎紧篱笆,行稳致远。
问:人才是银行的宝贵财富。贵行在用人方面有哪些机制和做法?
刘英明:我们坚持“双优”人才战略,把好进人用人关。“双优”即优秀品质+同业强势板块优秀人才,对于管理人员执行更加严格的“双优”标准。在此基础上,搭建起高效的职能管理架构和活跃的市场营销队伍。同时,我们着重加强青年骨干培养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梯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问:优质客户资源一直是各大银行竞争的焦点,贵行在客户拓展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刘英明:我们坚持“三波营销策略”,把好客户准入关。第一波坚持“三个优先”原则,即优先叙做广东市场的主流客户、优先叙做熟悉的客户、优先叙做与分行当前管理能力相适应的客户;第二波依托我行优势产品和创新驱动促进业务深入发展,夯实客户基础;第三波在业务稳健发展前提下,适度下沉客户选择方向,全力推进池化融资、应收款链和易企银三大平台,适当介入管理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客户。截至2018年11月末,分行拓展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100多家,大型优质集团客户近50家,与区域内重点集团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我们通过三大平台获取基础客户取得了明显成效。
问:风险管控对于银行业务发展也非常重要,贵行在风险评审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刘英明:我们坚持独立评审、避免过度沟通,把好风险评审关。一是坚持“真资产、真负债、真现金流、真用途”的“四真”原则,严格执行现场核查。二是打造良性风险管理文化,避免过度沟通,尊重风险条线的独立性和专业判断。在此基础上,主动优化评审流程,配合“减耗增收”提高评审效率。三是高度重视投贷后管理,建立了分行行长实地参与投贷后现场检查的工作机制,同时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投贷后管理有效性。
问: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贵行是怎样进行绩效管理的?
刘英明:我们坚持既重结果、也重过程,把好考核关,有效发挥绩效管理对员工成长和分行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一是定期考评,对员工个体和部门团体进行有效的考评管理。二是量化考核,体现公平公正。三是严格考核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准入退出、等级晋升挂钩,营造良才善用、能者居之、弱者让之的用人环境,实现优胜劣汰。同时,我们不唯业绩论,对于存在管理问题、甚至触碰纪律红线的人员,予以坚决处理。
问:内控合规对于银行稳健经营至关重要,贵行在内控合规方面是怎么做的?
刘英明:我们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重点检查相结合,把好内控合规关。一是持续开展日常检查,同时加大合规检辅、飞行检查力度。二是针对理财“飞单”、员工贷款、同业金融市场等风险高发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排查。三是严格执行“立查立改”,狠抓整改问责。四是主动适应“严监管”形势,积极落实监管要求。
问:2018年以来,从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普遍提出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任务和要求。贵行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刘英明:我们坚持“减耗增收节支”,把好转型升级关。2018年,重点围绕“强管理、调结构、轻资产、内涵式”四个关键词,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业务结构优化调整。多层次减耗并举,大力推广池化融资、应收款链和易企银三大平台及信用证等低风险耗用业务。二是加强资产主动管理,加大业务协同联动,创新资产组合。三是控员增效,向成本节约要效益,成本收入比明显下降。四是大力开展“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工作。
最后,刘英明表示,站在三周年新起点,广州分行将继续紧紧围绕总行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发展,以乘风破浪之势攻坚克难,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不断前行,朝着“客户有口碑、同业有名气、总行有地位、员工有实惠”的目标砥砺奋进!
新闻推荐
《红海行动》海报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岸)昨晚,第十五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在暨南大学落下帷幕。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