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最美引领法律服务 广州市司法局举办“新时代羊城最美法律服务人”发布活动

羊城晚报 2018-12-19 13:40

文/图 薛江华 穗司宣

一滴水,虽然微小,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缕光,虽然弱暗,却可以指明希望的方向。

18日,广州市司法局在广州广播电视台举办“新时代羊城最美法律服务人”发布活动,以全市司法行政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工作成果,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演播厅室里,以“夜空中最亮的星”为主题的9条微电影(微视频)依次播放,讲述了新时代羊城最美法律服务人的感人故事。近200名来自一线的基层司法行政干部参加活动。

俗话说,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对市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大队长刘小环来说,每次和戒毒人员告别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请不要和我说再见,出去坚持住,不要再沾染毒品了!”视频《告别时别说再见》讲述了刘小环用温情感化吸毒人员,不放弃每一名吸毒人员,帮助他们脱离毒瘾、回归正常生活的故事。

一个温柔的女孩,天天坐在前台接待群众,天天面对困难群众,天天受理求助问题,这样一坐就是10年,受理援助案件3000多件,至于到底为困难群众争取了多少合法权益,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了,市法律援助处主任科员单展华成为最美的“底线守望者”!

“我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开始了新生活,特别感谢胡科长!”风华正茂的漂亮姑娘张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一年。天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科科长胡丽雅经常找她谈心,用慈母般的温情感化这位曾经遭受家暴的女孩,为了能让她安心准备高考,胡丽雅特别申请上级批准,为她摘去定位手环,张某顺利考上了大学。《摆渡人,给人生一个机会》讲述了一位“无形监狱”救赎者的感人故事。

“当时我们站在30层的楼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作为一名公证员,全面客观为当事人固定证据,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工作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朝九晚五、签字盖章。”《一颗“公证”的水晶心》讲述了市广州公证处公证员罗苑平用“公证”诠释公正的美好情怀。

广州花都监狱警察黄如燕,因为特殊的工作原因,从来没有陪家人外出过,现在儿子已经长大了,马上就要考研了,他才通过屏幕向家人“保证”——2019年要陪家人外出一次。

还有番禺沙亭村驻村律师杨杨,四年来扎根基层,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为一方和谐默默奉献。

“一条条短片,展现的是一个个最美的个体,代表的却是一个最美的群体。”广州市司法局廖荣辉局长在致词中这样说。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市司法行政领域法律服务人用睿智诠释专业,用执着守望和谐,坚持聚焦中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1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1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目前全市所有村(社区)均有法律顾问,实现“微信服务群”全覆盖。推动高端法律服务业发展,建成全国首座律师大厦,打造全国第一个法律服务聚集区。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开通困难群众、农民工、妇女儿童等群体法律援助直通车,积极开展司法救助。

今年1月至11月份,办理法援案件22189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0多万元。打造“枫桥经验”广州版,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率先建立人民调解培训基地,成立“英艳调解工作室”等10个品牌个人调解工作室。今年1月至11月份,全市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纠纷59889件,调解成功率为99.45%,调解协议涉及金额为15.89亿元。坚持“五大改造”,依法履行刑事执行工作。健全刑满释放人员救助帮扶体系,建成全省最大规模过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区矫正基地,全市共有过渡性安置基地(点)245个,安置率和帮教率分别达99.2%和99.9%。坚持应收尽收,全力推进强制戒毒工作,建成13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指导站。坚持智慧司法,实现群众少跑腿零跑腿。积极推进公证机构“最多跑一次”办证试点,全国首创公证书电子化共享项目,南沙公证处实现公证业务全程线上办理。开发智能机器人“法宝宝”,实现法律问题人工智能问答。

新闻推荐

广州开发区获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称号 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黄埔样本”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李鹏程通讯员/郭哲涵)12月15日,在2018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广州开发区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