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寻宝”古驿道 讲好岭南水韵故事

广州日报 2018-12-14 17:58

专题

12月18日,南粤古驿道“广府印象小镇”·2018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亚洲定向杯(广东·三水乐平站)赛事将在三水乐平上演“连台好戏”。随着海内外近八百位定向越野选手的聚集,三水古驿道再次汇聚了世界的注目。作为连接古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纽带,三水古驿道正在借助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焕发光彩。世界期待着城市三水讲出自己的好故事。

文/杨博、杨波

扬名海内:20多个国家选手齐聚古驿道

在南粤古驿道“广府印象小镇”·2018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亚洲定向杯(广东·三水乐平站)赛事的举办地三水乐平,拥有古灶村、大旗头村等两个古驿站村落。这里迷宫般的建筑群落和地形地势,引起了海内外定向越野运动员的探索兴趣。

12月18日,这里将聚齐2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选手参赛。其中,大旗头村将是大赛开幕式、短距离赛、外延活动的主场,专业组短距离定向赛则在三江村委会古灶村、高岗村、三江村等地举行。

历史上,处在西南涌、乐平涌、左岸涌相汇处的古灶村,在三水建制之前已是贯通南北的重要水上枢纽。而大旗头村素有“广东第一村”的美誉,是首批22个高层次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站在三江古码头遗址位置,远眺交汇于此的西南涌、芦苞涌、乐平涌,仿佛看到了三水东南部民众由此过南海、下广州的场景。作为古驿道通往南海方向的必经之路,三江古码头南邻南海官窑,东接花县,至较早时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观察人士认为,三水将因南粤古驿道·2018世界定向排位赛而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来自全球的定向运动爱好者将集聚三水,在乐平的古驿道、古村落展开激烈的排位角逐。乐平也将以古驿道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为载体,融合美食、文创、音乐等元素,以“步"旗"而遇,广府乐行”为主题,打造系列外延活动,包括非遗美食、文创展示、文旅沙龙、摄影活动等9大主题活动。

文化探源:扼守南粤古道水陆路要冲

在历史记载中,1819年底,道光皇帝宣召于湖广总督任内的林则徐进京商量禁烟事宜,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林则徐从北京出发,至次年正月二十三日夜经三水县(那时县城在河口),二十五日抵广州,路上前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为了禁烟运动作准备,林则徐停歇在三水的深夜,仍不忘处理公务。这段记录于林则徐日记中的经历,揭开了三水古驿道悠远历史的一页。而探寻三水古驿道的历史渊源,如果从明嘉靖五年(1526年)三水立县之后来看,各时期累计共有驿站、驿铺19个(含立县以前就已裁撤的胥江驿)。彼时,地处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之处的三水,水域辽阔,水网纵横。无论西行去往广西,还是北去抵至湖南等地,三水都是必经之地。

与南粤古驿道水陆相连的特点保持一致,三水的驿道既有水路,又有陆路。作为南粤古驿道的必经之地,三水先后出现过胥江驿、西南驿、驿岗,西南还曾是广东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之一,河口也成为清朝时期的通商口岸。到了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三水拥有1个驿站和县前、莲塘、仙峝、华山、清水、望仙、仙安、杨梅、擢桂等9个驿铺。“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星罗棋布的驿站、驿铺支撑起了三水旧时信息传递的系统。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县汪云任捐资购地于县城(河口)襟江阁建邮驿,驿铺也调整为大布、鲁村、青蛇岗等十二铺,排布在东、西、南、北的四路之上。

尽管现在驿道古迹难觅其踪,但毫无疑问的是,驿道的旺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三水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至今,白沙、鲁村、古灶、望楼岗、李坑、叶岗等一批带有驿道、驿站、驿铺烙印的地名仍然在使用。专业人士分析说,从历史上看,三水古驿道作为南北交通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北江几乎南北贯通三水,古人从湖南、江西等地进入广东乃至广州,必经三水。作为历代王朝经略广东的重要节点,南北密集而频繁的交流造就了三水的繁荣。

诗书流芳:历史名人游历三水留诗篇

古驿道的繁荣,磁石般吸引了历史文化名人南来北往的足迹。这些诗文中的墨迹和名人的轶事,见证了三水悠远的历史。公元1180年至1182年,“南宋四家”之一的杨万里乘船往返于北江与广州之间。他一边沿着北江、河口、芦苞涌、官窑的水路朝着广州泛舟而去,一边写下了著名的《明发青塘芦苞》。“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回望越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

明初,西南驿设驿岗,临近西南涌。明末,西南驿迁至河口,依傍北江。与三水西南驿连通的官窑也成为交通重镇,造就了繁华一时的“十里长街”。明朝的理学大师、教育家陈白沙常到三水游历,还把三水河口的诸多名胜写进了诗作。“晨开东牖望扶桑,何处投家弄渺茫。乾坤兀兀中流柱,濯缨干顶破沧浪。”这《浮石春涛》中所记载的场景中,那沉浮石是魁岗文塔对面河面上露出的一堆大石,相传其尖端处夜间会发光,可使夜间行船避免触礁。

陈白沙与三水的门生陈冕关系甚笃。他曾驾舟沿着西江,来三水寻访陈冕。不期未能见到陈冕,陈白沙便在江畔一块大石上挥毫写下“思贤”二字。“思贤滘”便成了这端黄金水道的名称。此后,贤者何维柏在思贤滘边的昆都山结庐苦读二十载,成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一代清官,被黎民百姓誉为“三水凤、参天柏”。

古道新生:讲好三水文旅融合的故事

自2016年广东省首次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以来,三水古驿道再次引来广为关注。过去两年,广府、潮汕、客家、海丝古港、侨批城市等不同文化特色的典型古村落、古港、古码头、古城区通过该项赛事的平台,发挥了展示岭南古村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统计显示,21家南粤古驿道景区去年春节接待游客97.4万人次,同比增长32.5%;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35.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外,凭借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三水增强了旅游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仅在2018三水旅游文化周就吸引了40余万游客。

随着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开枝散叶,“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文化”、“古驿道+旅游”、“古驿道+特色农业”等创新模式,盘活了沿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出多元的文化主题线路,让古驿道、古村落焕发新气象。三水也积极探索“体育+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广古村旅游特色资源,向世界讲好三水故事。

综观古今,三水在原有河网资源的基础上,再造水运场景,并凭借公路、高速、铁路、高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程。观察人士认为,三水的历史使命也逐渐从南北交通枢纽,向着强化东西对接的角色转变。古驿道、古驿站将融入三水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去,继而成为三水开放包容的象征,造就新一轮繁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产”文化理念的强力推动下,三水将全面激活乡村旅游资源,不断增强“城市三水”文化魅力,将三水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

新闻推荐

明年居民医保参保缴费20日截止 未缴费的居民请及时缴费 缴费后要留意账户是否扣费成功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颖思通讯员黄君博)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医保局获悉,2019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登记工作将于今年12月...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