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发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指引,明年起实施若严重侵害儿童权益 监护人将被撤销资格
南都讯记者李拉通讯员廖培金日前,广州市民政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印发了《广州市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广州首次针对监护困境儿童出台的安全保护政策,是广州全面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指引》建立发现报告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评估帮扶机制、监护干预机制等。
发现监护困境儿童应第一时间报案
据广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指引》重点为三类监护困境儿童拉起一道安全保护防线,第一类是因家庭监护缺失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或处于无人照料的危险状况的儿童;第二类是因监护不当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或处于无人照料的危险状况的儿童。还有第三类是因监护侵害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或处于无人照料的危险状况的儿童,包括监护人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以及不履行监护职责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行为。
《指引》明确,本市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委会、街(镇)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含各区救助管理站)、儿童福利机构(含社会福利机构儿童部)、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困境儿童的,负有强制报告责任,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向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投诉、反映或举报的,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予以受理。
当儿童面临危险状况,公安机关将第一时间护送儿童至安全场所。《指引》规定,对于儿童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严重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况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其带离实施监护侵害行为的监护人,就近护送至其他监护人、亲属、村(居)委会、临时庇护场所或者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进行临时照料。
临时监护照料期间会商决定谁来监护
《指引》明确,困境儿童在临时监护照料期间,由民政部门牵头,会同公安机关、村(居)委会、学校、儿童亲属等进行会商。经会商认为监护人后续能够正确履行监护职责的,承担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及时通知监护人领回困境儿童;会商认为监护人仍然存在使儿童受到严重人身安全威胁或处于危险状态情形的,不宜继续承担监护职责的,困境儿童的其他法定监护人、困境儿童住所地村(居)委会、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上述部门未提起的,履行临时监护职责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人民法院判决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由所属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承担抚养职责的儿童福利机构可以依法送养儿童,送养儿童一般应当在人民法院做出撤销监护人资格判决一年后进行。但侵害人属于“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六个月以上、多次遗弃未成年人,并且造成重伤以上严重后果的”情形的,不受一年后送养的限制。撤销监护人资格诉讼终结后六个月内,未成年人及其现任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何小敏通讯员余竫佳郭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患残疾,无法正常生活。他们有的是身体上的残疾,有的是智力上的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