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创新上演“双城记” 广州开发区牵手德国海德堡大学城共建离岸创新中心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思勤通讯员/肖伶黄于穗)德国当地时间11月21日,广州开发区与德国海德堡中德科教园签订协议,在广州科学城与被称为德国大学城的海德堡之间交换创新空间,在对方园区互设离岸创新中心。
从招商引智、研发孵化、产业加速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对等服务。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国家级开发区和欧洲研发重镇将上演“双城记”,联手打造一个共建共享的全球化资源平台。
中德“交换空间”互设离岸中心
离岸中心助力“双城”创新时时在线。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并重点结合德国创新创业、产业研发等有效资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广州开发区将依托中德科教园在海德堡设立“广州开发区海德堡离岸创新中心”;德国海德堡中德科教园将在广州科学城设立“中德科教园广州离岸创新中心”。双方将利用各自场地为载体,跨地理区域互设离岸创新中心,打造广州开发区——中德科教园两地联动的成果转化中心、孵化器中心,双向匹配科研、资本、市场资源,助力彼此在生命科学和工业4.0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双方将互派人员交流学习、借鉴经验,并挖掘更深层次的合作机会。
离岸创新中心由企业离岸研发中心、政府离岸服务中心、商会离岸协同中心、大学离岸教育中心几部分共同构建,旨在就地筑巢引凤,招才引智,整合资源,大规模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前沿性的高科技项目,助力产业的动能转换和升级,并有效提升国际形象。
通过“交换空间”互设离岸中心,不仅实现硬件资源空间交换,更实现了软件资源的交换互补,搭建中德产学研交互合作的坚实桥梁。
海德堡被誉为德国的大学城,是欧洲著名的研发重镇。这里创新资源积聚,是德国生命科学和工业4.0的摇篮,拥有众多世界级科研机构。包括德国排名第一的海德堡大学、德国唯一能进行重离子与质子治疗的医院海德堡重离子与质子治疗中心、德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以及欧洲生命科学的旗舰实验室。
海德堡中德科教园是我国首家进入欧洲的离岸创新园,以立体化合作模式为企业、商会、开发区、大学和政府等机构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主体园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孵化器集群,获批为国家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域示范基地。
欧洲在广州开发区累计投资企业164家
据了解,作为国内首个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广州开发区持续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对外合作新模式,搭建了中欧、中以、中沙等国际合作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
早在2017年7月,广州开发区内设立了基金总规模超100亿元的“中欧一带一路产业基金”,促进欧洲的优质项目“引进来”和该区优秀企业“走出去”,实现双向流动。
据统计,目前欧洲国家在广州开发区投资的企业累计164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近30家。另外,区内有超过20家企业“走出去”赴欧盟投资,投资总额超2亿美元。
时下,广州开发区不断深化与欧盟国家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与德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也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10月,该区成功举行中德氢能源产业合作发展战略交流会,来自德国的多家氢能源知名企业和机构代表与中方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训、项目合作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共签下六大项目覆盖氢能源领域的全产业链板块。今年11月12日,广州开发区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德氢能源产业合作发展战略交流会,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与协作。
记者观察发现,广州开发区对外合作的深度正在不断拓展,推动对外开放由单纯引进资金项目向区域整体创新合作的转变,全面融合国际创新链条。例如,此前该区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IWU)、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TUC)合作筹建中德能源创新研究院。并且,该区先后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共建创新中心,都旨在推动区域与国际之间交流合作水平的提升。
新闻推荐
只有一首40多分钟曲子的新专辑明日上线,“争鸣二十载”特别版音乐会下月广州大剧院上演沼泽20载,谁与“争鸣”
专辑封面的飞鸟沙画由陈益谦所绘,还有白川的摄影,海亮、海逊的爸爸则执笔书法,然后由沼泽鼓手海逊做封套设计。森林里录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