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杀进职场谁最忧?超五成白领称自己不会被AI打败,70后、60后最淡定
[摘要]超五成白领称自己不会被AI打败,70后、60后最淡定
南都讯记者王道斌实习生易英子通讯员杨洁竺稍早前有个图片段子,说老板不要骂年轻人,他们分分钟会辞职走人,但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的那些,他们会在企业忍辱负重……段子终归是段子,在智能语音系统、交互系统等一大批人工智能杀进职场,机器换人后,白领们究竟会不会担心自己的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结果却是那些年纪稍大的职场老人显得最为淡定,他们的职位最不容易被机器取代。
智联招聘通过对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白领开展的新型雇佣关系专题调查发现,即便AI引进提升了工作效率,超过五成的白领表示自己不会被人工智能打败,人工智能对于70后、60后的影响却最为轻微。
近八成员工感受到AI带来的变化
本次调查发现,近八成员工表示人工智能提升了工作效率,“办公协同系统”是最常用的智能化工具。调研数据显示,79%的员工表示人工智能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中最常使用的智能化工具是“办公协同系统”,使用过的员工高达72%。
调研数据显示,55%的员工认为自己不会被AI取代,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心态淡定。在不同的年龄层中,60后和70后对自己最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被取代的占比高达73.7%和65.6%。70后和60后因为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他们会更有底气相信自己不会被AI取代。但是年轻员工不论在阅历、人脉还是技术上都缺乏优势,所以会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担忧。
最担心被替代的是“财务”岗位
调研数据显示,“研发”岗位的员工认为自己被AI替代的可能性最低,占比70.9%,而财务人员则最担心被替代。研发岗位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的“驯机师”,他们创造着智能技术,对它的了解也更深刻。而财务岗位的工作属于典型的程式化、重复性内容,需要发挥创意和决策能力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调研数据显示,77.1%的员工认为“沟通能力”最不容易被AI替代,“创意能力”紧随其后,占比68.8%。人工智能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当那些已经被归纳出算法的工作内容被编写成指令时,便意味着这个岗位可以被智能技术取代,但主动思考和共情能力却是难以实现的人类独有特质,“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因为是人脑中的思维和知识,无法被一套固定的指令所描写和捕捉,所以是被职场人珍视的未来竞争力。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梁斯君)11月16日,广汽三菱新欧蓝德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7款车型,并且有5/7座车型选择,售价15.9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