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广州城市交通发展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合理规划,民生实事落地 市民出行满意度大幅提升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以精细化服务和人性化管理保证居民出行的便捷舒心,在这方面广州市交通部门可以说成绩斐然。除此之外,公交线网的不断优化提升,中小客车总量的平衡与调控,更加科学合理的停车场条例出台,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泊位完善统一规划,无不显示出广州整个交通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1 公交都市通过验收
公交确立主导地位
今年10月12日对广州公交系统来说是个大日子,历时近5年的全国公交都市创建终于通过了交通运输部专家组验收评审。自2013年年底入选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创建城市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交通枢纽对外辐射不断加强,中心城市龙头作用凸显;公共交通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如约巴士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据了解,目前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达到61%,轨道交通线路14条共399公里运营里程,常规公交线路1226条共约1.5万辆运力,水上巴士线路14条,基本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广州市公交车单车日均载客量464人次/车,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轨道交通系统客流强度达到2.22万人次/公里,公交调度通过实施大小交路、空车切入投放等科学调度方式及灵活安检等模式,实现了公共交通网络的有序运作。
对广州市民来说,在乘坐公交时,能够感到越来越多的轻松、快捷与便利。比如人性化、智能化服务特色突出:广州市交通部门组织企业开创了“休闲+公交+智能化”的珠江新城智能观光线路,为市民提供一键叫车、到站时间预测等服务。行讯通APP、地铁APP等出行服务信息系统,方便市民查询。在公交站场,广州市交通部门创新利用住宅和商业设施配建公交站场的模式和轨道交通站点配套综合体开发等方式。珠江新城(海风路)公交车总站,配套建成休闲文化图书馆。而在绿色节能环保上,截至2018年10月,广州市已累计推广使用纯电动公交车7720台,另有2859台纯电动公交车正在排产或正在办理上牌及营运手续,并将在2018年年底将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
目前,最具特色的还当属组合式特色公交服务体系。广州已经形成定制公交、夜班公交、商务专线、旅游专线、校区专线及节假日专线等组合式特色公交服务体系。其中,如约巴士线路822条、夜班公交103条、商务专线4条、旅游专线6条、大学城专线11条、节假日专线9条。创新发展定制预约公交服务,形成了“如约”品牌定制服务体系。其中截至2018年6月,已累计开行“如约巴士”线路822条,已为超过400万人次的市民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出行服务。
2 公交线网优化提升
落实民生实事承诺
2013年以来,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决策部署,以及“十件民生实事”的惠民承诺,广州市交通部门在全面分析公交线网现状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城乡结合部、新兴发展区的公交服务,有效改善城市市郊新建区域居民出行环境,实现城乡公交出行全覆盖。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广州公交已基本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干线—支线—微循环线”三层次公交线网结构,公交线网优化工作初见成效。
由于公交服务明显改善,市民满意度持续上升。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1219条,运力14750台,日均客运量623万人次,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例93%,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95.1%,基本实现公交出行服务的全覆盖。
与国内城市相比,广州市公交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运行效率居全国前列,广州的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15.5标台/万人)以及每辆公交车每日客运量(464人次/车/日)与北京、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相当;二是公交网络通达性明显提高,拥挤度得到显著改善,乘车舒适度提升,公交出行满意度逐年提升,2018年上半年满意度达84.1%。
另外,随着地铁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十三号线一期、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四号线南延线等地铁线路的开通,广州市交通部门对新开地铁沿线超过50条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实现新建地铁站点与周边主要住宅区、商业圈公交服务“空间+时间”上的衔接。目前全市地铁站均实现公交接驳,轨道交通站点200米范围内公交线路接驳比率达100%,98条夜班公交线路兜底地铁站点的接驳服务,中心城区地铁与公交服务时间已基本实现无缝衔接。
3多管齐下整体发展
为民众出行谋方便
除了公交系统的提升与优化,广州市交通部门今年也落实了多项措施,无论在总量调控还是在各项细节上,都立足于民众出行方便。
如《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于2018年6月1日印发实施,这是根据广州市政府工作部署,市交通部门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修订的程序组织完成的。新修订的办法已于7月1日起实施。本次《调控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合并二手中小客车交易周转指标管理试行办法、取消了个人申领更新指标的次数限制、取消指标车辆排量限制、延长指标有效期,新增车辆被盗抢、教练车、离婚、司法拍卖等情况直接申领其他指标等。修订后的《调控办法》较原办法更为人性化,更好地体现合理与公平,更加符合广州实际。在《调控办法》修订的同时,配合市公安局启动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通行管理措施研究,精准管理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本地化使用情况,并于2018年7月1日与新《调控办法》同步实施,在制度设计上完善了我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的配套措施,保证调控成效。据统计,2018年1-10月,市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共核发中小客车指标31.2万个,其中增量指标10.1万个、更新指标15.6万个、其他指标5.5万个。在总量调控政策下,全市中小客车年均增长率由调控前五年的19%下降至调控后五年的3.2%,中小客车保有量增长趋于有序、可控。
另一个地方法规《广州市停车场条例》已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为落实这一条例对动、静态交通管理的调控要求,广州市交通部门组织编制了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泊位统一规划,按照“保畅优先、兼顾刚需、严格控制”的原则,对中心城区262条城市道路的临时泊位进行全面规范和优化调整,以满足市民不同停车需求。其中规划158条全天准停路段,设置4913个普通泊位和181个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泊位;规划68条夜间准停路段,约可停放2278辆车;结合安全通行等实际情况整体撤销36条路段,涉及678个泊位。此外,在有学校、医院等场所路段,设置47个临停快走区域,进一步提供多样化临时停放服务。
文/程行欢
84.10%
86.00%
84.00%
82.00%
81.40%
80.00%
78.90%
78.00%
75.60%
76.00%
74.00%
72.00%
70.00%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新闻推荐
广汽三菱欧蓝德16项全新升级 售15.98万-22.58万元
本届广州车展上,广汽三菱以“激活你我,焕新出发”为主题,带来万众期待的新欧蓝德,公布其16项配置升级和全新派生命名,以及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