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饭堂”是居家养老的创新模式

潮州日报 2018-11-21 09:23

钱夙伟

中午吃什么?这个问题常被上班族调侃为“人生一大难题”,而看似空闲时间很多的老年人,实际上也面临这个问题。老人食量往往不大,为了一顿简单的午餐往返菜市场,再忙活出两荤一素,也费时费力,对于一些半失能老人来说更是难以做到。11月19日,记者获悉,由南宁市民政局草拟的《开展南宁市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提出,拟从明年起在南宁市区设置50个“长者饭堂”,为老年人提供午餐的配餐、助餐服务,并给予补贴。(11月20日《南国早报》)

“长者饭堂”无疑是当下满足居家养老需求的一个最实际的切入点。据2016年广州市民政局的一项入户调查,发现居家长者的助餐服务需求位居首位。实际上,许多老人最烦心,或者没有自理能力的,往往是吃饭问题,另一方面,于助餐服务,长者又倾向于选择有政府背景、餐费便宜、按次计算、提供多种就餐方式和点餐方式的助餐服务。也因此,现在如广州等不少地方,已经开设“长者饭堂”。

其实,“助餐服务不仅是解决长者的吃饭问题。”比如广州的“长者饭堂”,还在一定程度上活化了日托中心等场所。除了助餐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还为日间需要照料的长者提供包括个人照顾、保健康复、膳食及各项社交康乐活动等服务,其中的老年大学堂课程内容涵盖歌舞艺术、文学艺术、体育健身、智能应用四大板块。运行近两年,“大配餐”服务体系已不断拓展多层次服务内涵,持续强化多支撑服务载体,基本形成多主体服务格局。

社会养老的靶向改革,应该从机构转向社区,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依托“长者饭堂”的居家养老服务,对于化解目前的居家养老困局,同时减轻子女的陪护压力,显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居家养老的老人,在享受“大配餐”服务的同时,可以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照料和服务,即使空巢老人,也不再有后顾之忧。相比于传统养老,丰富了服务广度和深度,为整个养老产业注入了新鲜、务实的内涵。

养老事业需要政府主导,“长者饭堂”就是力争通过政策、服务、场所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以社区平台为基础,将机构服务和居家服务串联,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促进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按照广州的规划,今后还将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结合助餐配餐服务与志愿服务、上门探访、家庭医生等服务,利用公共卫生医疗资源,推进医养结合。如此“长者饭堂”的“升级版”,无疑是居家养老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也期待能在各地推行“长者饭堂”中得到借鉴,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新闻推荐

5名企业家出资9万元 资助30名学生

○本报讯通讯员陈维明爱心助学,放飞梦想。11月8日,5名分别来自广州和香港的企业家到通衢中学开展“捐资助学,情满通中”爱心...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