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举行 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言献策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近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18)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对外开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国际环境变化与中国的选择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包括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6个主题报告,8位中外特邀嘉宾作政策阐述。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陈世杰在发言中指出,作为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倡议,“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的阳光倡议,强调企业为主体,政府服务,市场原则,国际标准化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最核心的任务是中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合作。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提出,要打造中外合作智库交流平台,注重人文交流重要载体,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理论体系与发展体系,从智库的角度积极作为,并积极推动相关国际智库发展,传承和平合作。
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副司长王强在主题发言中表示,要大力推进与沿线国家联通合作,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规则标准的变动,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繁荣之路;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开放之路;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绿色之路;持续加强创新合作,推进沿线国家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创新之路;全面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务实开展人文交流,将“一带一路”打造成文明之路。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广东的参与度指数连续三年在全国排名第一。他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促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快速发展,自贸试验区将逐步打造成为一带一路试验点,携手港澳参与到建设中。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提出,要围绕国际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关系及出路,处理好国家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关系,这对“一带一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他认为,要以“义利观”为基础,构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认为,粤港澳打大湾区的标签是智能产业革命引擎,全球产业运营平台,已经实现两个趋势、三个阶段、四链联通的发展融合。
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JoelRuet)以全球化为主题,围绕地缘性的全球化、绿色全球化、全球化投资三方面,对“一带一路”进行分析,强调要协调利益,循序渐进,促进共享全球化、多元全球化,充分利用多元化智库资源。
新闻推荐
11月13日,一位汽车自媒体人@邱小铖的朋友圈“火”了。他说自己所乘飞往广州的航班上有乘客突发心脏病,航班备降南昌。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