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健康主题宣讲阵地昨落户越秀 该区人均预期寿命已达83.83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作为老城区,越秀区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83.83岁,接近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昨日,广州市第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宣讲阵地在越秀成立。笔者从现场获悉,越秀区正通过一系列措施创建广州首个健康促进区,真正促进居民健康长寿。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通讯员张慧
加强全区健康教育普及
10月15日,新时代越秀健康促进宣讲阵地揭牌活动在越秀区疾控中心举行。这是广州市第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宣讲阵地,越秀区将在这里向党员群众和基层医疗工作者宣讲健康中国的思想,培训专业健康知识。中山大学营养专家朱惠莲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林浩添教授进行了首场讲座,讲授了“慧吃慧动,营在老年”及“智能科技还您一双慧眼”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现场还为长者提供了AI智能眼科医生体验和义诊服务。
“老百姓走出家门就能享受辖区内的高端医疗服务,接受正确的健康知识,就不容易被骗了。”越秀区疾控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许斌介绍,成立宣讲阵地就是为了整合越秀区的医院和专家资源形成团队,党员志愿者以健康专家直通车的形式进行讲座,更好地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全区健康素养、促进居民健康。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正是越秀区促进居民健康长寿的一大秘籍。据介绍,越秀建立了全市首个医院健康教育基地和居民健康素养学习与测评平台,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诊疗服务。建立了全市首个中小学健康教育科普与实践基地,对全区11万名中小学生每年进行全覆盖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意外伤害、健康素养知识技能普及。
打通群众自助式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强慢病管理服务则是越秀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又一大措施。为此,越秀区以“家医签约、健康e站、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理念,打造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多点合一、医养结合”的越秀特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全区建档立卡困难家庭有针对性地制定签约服务包,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的、免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片包干制定落实“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建立完善“送医上门、送人就医”工作机制。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街道居委会、部分养老机构设置“越秀健康e站”,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交流互动平台,提供在线签约、预约咨询、健康管理、慢病随访等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联动街道居委、养老机构等,将健康服务延伸至院外,连通居民与医疗机构的桥梁,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自助式的服务,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加强健康的管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环境,越秀区在广州率先启动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2018年初,越秀区被定为省级健康促进创建区,也是广州市首个启动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的行政区。8月2日,越秀区举办创建健康促进区启动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专题辅导会。会上,区卫计局局长黄甫初解读了《越秀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并部署有关工作,切实提升全区各相关单位“大健康”“大卫生”意识,如期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目标任务。
“越秀创建健康促进区,就是为了深化健康促进的理念,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在越秀区建立健康的细胞,如健康促进的机关、医院、家庭。”许斌最后表示,以居民作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一些促进健康的活动,让整个社会关注健康,这就是健康促进区要达到的目的。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彭博)7日晚,广州富力队将在中超第25轮比赛中主场迎战北京国安队。双方本赛季前3次交手,富力队一平两负,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