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产融结合
日前,乡村振兴产融高峰论坛在增城区举行。论坛上,增城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从基金概况、实施路径、发展蓝图等进行了阐述。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同时推动增城乡村振兴产业基金项目落地、推动增城乡村振兴计划实施(见本报7月26日头版)。
农业是国之重器,搞好农业才能兴邦。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不能空喊口号,更不能停留在乡愁与情怀的层面。如今,农民吃饱饭早已不是问题,人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在我国许多地区,农村产业调整势在必行,要在保证农业产出的基础上,让农村形成更丰富的产业链,让农民实现发家致富。
然而,农村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交通发展与城区有一定差距。同时产业结构单一,资本也不愿下乡。在这两块短板的影响下,农村地区难以吸引人才。因此,城乡发展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乡村发展跟不上城市。不过,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乡村如果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凭借巨大的腹地和生态资源推动产融结合,就能激发社会资本活力,进而实现赶超。
目前,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即使在增城的农村地区,大规模的产业化种植还是不够多。虽然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探索,比如田园牧歌农林公司就准备通过“政府+企业+资本”的模式,盘活群爱村2500亩荔枝林地,在林药、林菜、林游、林居上发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这一模式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但在目前情况下,需要政府层面给予政策优惠和大力扶持。
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增城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已经走得越来越快,步伐也越来越大。增城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发展规划的正式发布,让我们看到了来自政府层面和资本力量的双重支持。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乡村振兴产业基金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农民在资金方面,不再有后顾之忧;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再故步自封;农村的经济条件和整体形象,必将迎来巨大的改善。
新闻推荐
警方在嫌疑人家中缴获事主被盗的平板电脑。监控录像显示嫌疑人下车时拿着事主被盗的平板电脑。本报讯(记者黄丽萍通讯员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