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正式成立 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

增城日报 2018-07-26 11:36

本报讯 (记者张文雄 何秋玲 凌云)昨日下午,由政府引导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的增城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正式成立,这是增城区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大举措。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为5亿元。当天在乡村振兴产融高峰论坛上,产业基金发起人代表毛杰对外解读基金现状与发展蓝图。

毛杰认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离不开投融资体制的创新。增城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政府引导。政府引导设立,调动民间资本,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政府部分投资收益将进行让利;紧跟政策导向,及时获取政府支持、让利等政策信息。二是综合赋能。平台集聚相关产业、政策、人才资源优势;将多方位向企业导入所需资源,有效对接资金端、政府端、人才端;给予企业从孵化到退出全闭环式的综合赋能服务,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价值。三是公司制基金。运作管理更规范,治理架构更完善;投资者拥有项目优先跟投权;投资者收益包含项目投资分红及基金超额收益。四是风控严谨。严谨的风控体系,采取专家咨询制保证决策的专业性及权威性;政府设前置观察员席位,把控政策导向上的投资风险。

据介绍,该支基金用途指向性非常明显,重点支持增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如智能化现代生态有机农业、都市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项目;农村金融和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乡村文旅、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围绕乡村振兴重大产业进行土地流转和储备整理等相关工作。

根据目标计划,产业基金将在五年内实现基金管理规模和资产管理规模均超过100亿元,同时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各类资源,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区域领先、具备全国示范性的产融结合平台,并力争孵化、培育一批产学研结合的高端优质项目企业,核心板块争取IPO或并购退出。

设立产业基金的投融资体制究竟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对此,毛杰表示,金融能推动乡村产业要素集聚,以产业集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于资源重构,即在原有旧的模式基础上,根据新的市场经济规程和消费需求进行产业、服务的升级,重新构思新的路径。他以乡村更新改造连片示范建设为例,在城镇化过程中,打造一种新型的城乡融合体系,以城市反哺农村,在保留很多乡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用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农村的生产形态和生活品质;统筹农村经济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科技农业、田园综合体、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精深加工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

新闻推荐

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助推企业诚信建设成效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卢彬彬)为进一步推进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建设,近年来,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引导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坚持信用至上、...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