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绘最美“夕阳红” 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 “工业一哥”的温情“底色”
签约居民来到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诊。王仕坤摄
黄埔老人院“上居下医”的模式让老人看病更便利。王仕坤摄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笔下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讲述的是老人与孩童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场景,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对晚年生活的向往。
以广州市创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从老年人的一饭一蔬、医养相融入手,描绘了政府引领、社会运营、人人参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黄埔老人幸福晚年图景。
推进“幸福养老”,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设民生和谐幸福领航区的新实践,更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探索。“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黄埔区民政局局长陈劲松心里一直很明晰。
小小一顿爱心餐
背后却有大乾坤
上午11时,背上装有4份午餐的保温袋,被街坊们亲切地唤作“婵姨”的义工苏翠婵和她的义工伙伴们一起出发。
“今天中午有两道肉菜、一道素菜,还配有一个面包,很丰富,而且每天菜式都不一样的。”每周一至周五,婵姨都会来到文船社区的日间托老服务中心,把“爱心午餐”装进保温袋。
老人们大多居住在老式居民楼的四、五楼,没有电梯,这对于62岁的婵姨来说,身体是否吃得消?“一点都不累。看到那些老人家开心,我自己心里也很舒服。”她觉得,通过帮助他人自己收获了成就感,再辛苦也值得。
不出10分钟,婵姨已经送出了第一份热气腾腾的餐食。社工温金水告诉记者,针对辖区内行动不便、子女不在同一辖区工作生活的家庭支持不足的长者,社区培育了一支送餐义工队,为这些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截至目前,我们的义工队已经免费送餐上门超过3000份,打通了配餐到家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婵姨所在的红山街道文船社区,共有9位老人申请了免费送餐上门服务。同时,有105位老人会在用餐时间前往文船社区的日间托老服务中心自行领餐。
实现“爱心午餐”的全覆盖,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聚焦区内老人基本需求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前,该区在委托第三方开展全区养老服务调研时发现,在目前老年人的需求中,助餐配餐需求排名靠前。
为了让老人们能够吃上一顿营养午餐,区里把“爱心午餐”项目申报列入了区政府民生实事,以“财政+慈善”的资金渠道,解决了“在哪用餐、由谁服务、怎样买单”等问题。
老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爱心午餐每份标准为12元,由社区饭堂或与有规模、有资质的餐饮企业签约等模式为老人供餐。“由于所选择的餐饮企业均在区域内,热链配送抵达供应点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小时,所以老人们都能吃上营养卫生、热气腾腾的午餐。”
现在,全区共设有157个爱心午餐供应点。全区户籍的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经过登记后都能够免费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爱心午餐,其他长者也可以在供餐点自费购买午餐。
2018年以来,登记用餐老人有5800多人,累计用餐人次已超过71万。记者根据每份午餐12元的标准计算,区内已在“爱心午餐”上投入超过800万元。
以“两个半径”为基准
绘出幸福晚年生活图景
不到上午11时,来文冲街文冲社区东坊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领取爱心午餐的老人们开始多了起来。
藏身于这座极具岭南风情祠堂里的东坊日间托老服务中心,既是爱心午餐供餐点,也是星光老年之家。老人们来此取餐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服务中心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康乐活动及老人教育等服务。
“今年我们将举办第三届长者集体婚礼纪念活动,结婚满30年以上的长者夫妻都可以来报名参加。”社工吴燕锨透露,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婚礼”在文冲社区已经举办了三年,圆了不少老人的“婚礼梦”。
“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社区为依托,是我们当前开展养老工作的重点。”陈劲松认为,“幸福养老”的实施,就是要为老百姓们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
那么,老人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服务?随着高龄、空巢老人的增多,过去以日常生活照料、娱乐活动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已逐渐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同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辖区范围较大,按照以往根据街道设置养老服务设施点,也不便于老人的前往。
根据这些情况,区里从老年人行走半径和服务半径两个维度,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重构,确立了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工作思路。
对于养老工作的开展,陈劲松的看法是应避免政府部门的“单相思”。因此,在社区日托中心的设点布局、设施配备以及功能设置上,不追求“高大上”和表面效果,而是坚持因地制宜和以需求为导向。
为了使老人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养老服务,区内的不少日托中心都是依托原有星光老年之家、农村活动站点而设,有的社区还拿出了集体自有用房,真正解决了设施与人口分布空间错位问题。
同时,诸如东坊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实际上是由广州市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街道与其签订合作协议,为附近的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现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经建成区、街级居家养老示范中心各1个,日间托老服务中心150个(街镇级15个,社区135个),星光老年之家177家,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28个。
楼上居住、楼下就医
为老人开辟就医“绿色通道”
走进黄埔区老人院,二期建筑颐寿楼显得尤为特别:充满现代感的流线造型,配以简洁大方的白色墙面,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栋老年公寓。在极具辨识度的这栋楼里,“浓缩”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医养融合”的探索成果。
这栋23层楼的建筑中,其中有四层楼作为老年康复病区。由黄埔区老人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简称“广医五院”)共同合作打造。
广医五院带来了优质的医疗人才、技术及设备,并将本院的康复资源与黄埔区老人院的专业养老护理资源充分融合,为居住在院的老人提供健康管理、门诊、住院及康复期护理为一体的养老康复服务。
“简单来说,住在公寓中的老人一旦有治疗、康复需求时,只需要下楼便可接受广医五院医生的诊疗。”黄埔区老人院院长刘旅滨认为,这种“楼上居住、楼下就医”的“垂直医养”模式,一方面让院内老人的家属更放心,另一方面也能增强老人的安全感。
为了能将此类“嵌入式”的“医养合作”模式发挥出最优的效果,刘旅滨在原有的合作框架下,通过与广医五院的协商,为老人们开辟了就医“绿色通道”,解决了老人家属不在身边、无法及时办理入院手续的难题。
与黄埔区老人院“上居下医”不同,另一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在泰康之家粤园实践着。
“医院会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护理、康复治疗、健康管理以及门诊和住院的服务。”广州泰康之家粤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振忠认为,结合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形成护理闭环,让老年人同时保证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对他们来说就是“幸福养老”的体现。
就在上个月,区里印发了《黄埔区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提出要“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在探索“医养融合”的过程中,“嵌入式”合作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家居式养老、家庭式护老的医养结合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基础性、普惠性是我们开展养老工作的基本要素。”陈劲松认为,要实现养老资源的全覆盖,必须由政府牵头,优化养老机构、日托中心等养老服务点的布局,保证区内养老资源均衡发展,才能让区内的老人们拥有祥和而幸福的晚年。
■样本
“红山经验”
为什么居民都说好?
又到了周五,64岁的郑玉婵步行10分钟来到了家附近的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山中心”)做定期身体检查。经过挂号、简单的身体机能检测后,郑婆婆来到了自己签约的家庭全科医生诊室。
“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每天有没有做运动?”负责郑婆婆的医生曾杜敏已经在红山中心服务了六年,与他签约的病人已经超过千人。曾医生告诉记者,针对慢性病患者,签约的家庭医生会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身体、提供用药及饮食运动的指导,同时也会为辖区内的老人举办养生讲座。
简单看诊后,郑婆婆在护士的带领下前往药方取药。另一边,曾杜敏与他的助手收拾好了简单的设备,准备与郑婆婆一同回家。原来,郑婆婆的老伴也是曾医生的签约病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曾医生与他的团队都会定期上门为他服务。
红山中心主任蒋羽萍介绍道,针对亚健康、疾病居民,红山中心组建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括提供体检筛查、防治结合、急重症处理/转诊和慢病精细化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的核心在于互信互通。”她提到,医生和居民通过签订协议书明确规定医患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因人施治、个性化治疗为原则,共同商讨治疗方案,按照服务包的形式为居民提供可及的连续的个性化服务。
红山中心目前的规模相当于一家二级医院,能解决80%社区居民健康问题,让居民在走出家门15分钟内就能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生,为其提供方便价廉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包括转诊)服务。
针对慢性病、失能半失能居民,在广州市人社局、医保局牵头下,红山中心还设立了广州首家老年护理医疗医保专区。中心内划分出了60张床位,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慢病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医疗照护、临终生命关怀等以医疗护理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
而像郑婆婆的老伴一样需要在家卧床,或是孤寡、空巢、高龄、重病、失能老人,红山中心的专业居家照护团队,联合日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社工,通过签约的方式,为老人提供上门的医疗照护和生活照顾指导。
蒋羽萍解释道,红山中心目前已形成的“从门诊签约管理、住院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到居家养老的闭环式社区医养服务圈。”2016年,中心年门诊人次达31万人次,2017年,中心年门诊人次达35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分级诊疗和居家养老。
■专家观点
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黄丽华:
“幸福养老”回应了老年人
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养老服务的主要特色,体现为其突破了传统上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二元格局,更加注重回应老年居民在对养老领域的美好生活需要。”
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黄丽华认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幸福养老”中的探索,在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涵、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区融合等方面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坚实支撑。
黄丽华分别从“共建”“共治”和“共享”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他提到,以“共建”为基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构建了养老服务的协同治理机制。政府不仅明确了把养老服务作为核心板块重点打造,还运用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推进养老服务创新,并积极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营造空间,借助社会力量,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总量,改善养老服务质量。
“这一系列的做法,实现了各类资源在养老服务中的高度整合,促进各类主体在各自优势领域内的养老功能发挥。”
其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以“共治”为保障,拓展了养老服务的多元参与途径。“区内养老服务创新超越了过去政府对社会自上而下的单边模式,更加注重不同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及协商,完善了养老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
黄丽华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能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养老服务需求做到了精准把握,将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与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回应了居民对养老服务的新需求。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应高度关注人口的结构及空间分布,尤其对于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在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时必须打破按行政区域设置的常规配置路径,以人口数量、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依据。”
在黄丽华看来,以“共享”为目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根据“最佳服务半径”的原则,形成均衡、多中心的公共服务系统,实现了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工作思路能增强不同区域老年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也提高了养老服务的便利性。”
■计划
“幸福养老”将来还要更幸福
继续实施全面覆盖社区的设施布局,根据老年人口数量、行走半径和服务需求,逐步增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就近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继续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助对象提供到户式“家政、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社工”服务。
推行“互联网+养老”运行模式,启用长者配餐服务信息系统,实现老人在家网上申请、现场刷卡用餐,提高服务便捷性,建成老年人基本信息、服务信息数据库。
推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基本、托底线”的功能定位。拓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途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医养服务。加大民办机构扶持力度,实行精准扶持,资助政策向公益性养老机构倾斜。
积极引导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充分整合现有医疗卫生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建设社区护理站,逐步实现对社区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覆盖。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通讯员郑伟德李周耿
新闻推荐
全市首条全线配置纯电动双层巴士公交观光线路现身黄埔 黄埔区多措并举打造绿色公交网络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6月24日,广州市首条全线配置纯电动双层巴士公交观光线路开通活动在广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大观路停车场举行。新快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