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有群种花人大棚里头种情怀 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发展细分种植、绿植科普、生态餐饮
在广州城郊白云区,有一群可爱的种花人。他们正在改变传统“靠天吃饭”的种植户模式,朝着细分种植、阳台打造、生态餐饮、绿植科普等专业化方向发展,让植物“住”进更多人的生活。近日,记者走近两位种花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记者肖桂来通讯员方洽璇、陈思晓、谢洁
黄永强:专注培育一品红“与泥土、花卉、绿植相伴”
“一夜春风,满地红花”,用来形容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登塘村的一品红基地,一点儿也不为过。18年来,该基地负责人黄永强一直坚持培育一品红,在广州花卉市场种出了口碑,目前主要供应华南地区。今年,该公司还接到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广交会的订单。
曾从事建筑行业,和钢筋水泥打交道。2000年,他在朋友介绍下,却改行种花。“从此便与泥土、花卉、绿植相伴。”黄永强说,植物品种太多,不仅耗费心力,收入还不能保障,只种一品红看似单一,实则更为稳妥。
“我每年都从国外购苗,在基地进行培育。一年出三次货:国庆节、圣诞节、春节。”黄永强说,若想一品红的叶子变为红色,就要控制好光照的时间。“一品红一般在12月到次年3月开"花"。在这段时间,人为地干扰光照时间,叶子颜色就会趋向红色。现在基地正在培育的是反季节一品红。”记者了解到,一品红的优势在于颜色漂亮,花期可保持一个月左右,且销量较大。一品红正常的变红时间是10月后,黄永强培育的反季节品种销量、销路都有保证。
虽然黄永强在花卉大棚里安装了自动喷灌系统,但工作人员却还是选择手动浇水。对此,黄永强解释道,一品红叶面太宽太密,像伞一样,自动喷灌系统只能浇到叶面,不能浇透土壤,只好依靠人力浇水。
黄永强坦言:“花木种植这个行业,时间长、回报慢,资金短缺是常态。赚到的钱基本都不断投资回基地了。”这些年,黄永强已投资了数百万元,流动资金虽不多,但正常运转不成问题。目前,基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技术人员、租地时间短,导致无法过多投资机械化设施。
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黄永强,已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如今,他的儿子也加入进来,做起了公司产品的网上销售工作,他们建立了一个产品出货群,有需要的客人直接在群里下单即可。有继承人可以接手管理公司,黄永强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
张园绿:
打造“四木花园”
让植物住进生活
张园绿今年31岁,她说她的名字就仿佛注定与植物有缘。然而,人生的前30年,张园绿并未与“园绿”打交道,直到去年一个偶然契机,她告别了10年安稳的企业任职生涯,选择做一名种花人。
去年,张园绿注册了一家专业做植物科普、植物搭配、植物软装和景观设计的公司。目前,她和小伙伴们在白云区鹤龙街有趣创意大院楼顶打造了一处“四木花园”。她告诉记者,花园的名字来源于家人。“我丈夫姓林,加上正牙牙学语的儿子,我们一家有两位林先生,不就是"四木"吗?”张园绿说,“四木花园”不仅仅只是一个大棚、一个花园这么简单,它还代表着自己对植物的一份情怀。
“去年8月开始,一群朋友顶着炎炎烈日,搭棚子架子,搬运材料器具,日夜赶工,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建起了一座多肉植物花园。”张园绿告诉记者,起初她对多肉植物并不熟悉,她给每一种多肉植物都贴上了小标签,每天一大早就去浇水,其间学习、研究养活的技巧。如今,她还设置了栽培多肉植物的课程,给学校、单位机构免费上公益课,“四木花园”也已成为白云区科普教育基地。
张园绿说,源于对植物景观设计和植物软装的喜爱,她尝试往多元方向摸索,以寻求持续的发展。仿生仿真植物是软装界的新宠,她首个作品就是自己和朋友打造的众创空间中的花艺软装,从拟方案、做预算、画手绘图,20多人花费了两天时间,搭建了一个“葡萄树蔓延天花板”的作品,全用PVC管制作。她说,这是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性价比很高,今后,她也会持续往这一方向发展。
“让植物住进更多人的生活。”张园绿团队的一位小伙伴说,张园绿是名副其实的行动派,非常有效率地将想法落实到实际中,从而带动团队的工作热情。
数据:
白云花卉种植
面积约2万亩
据了解,白云区花卉产业种植规模大、种植单位多。数据显示,白云区花卉种植面积约2万亩,主要分布在江高、钟落潭、太和等地,其中钟落潭镇以超过6000亩的种植面积居首位。白云区花卉协会会长黄文征说,白云区花卉产业年产值约人民币2亿元,现有花卉企业含种植户就有约510家,花卉种植类别以园林花木、草皮、观赏植物、盆景为主,除在本地区销售,主要销往全国各地,有的也出口日韩欧美等地。
趋势:
积极谋求转型
产业渐趋多元
黄文征告诉记者,对于花卉种植户来说,常常要伴随着“靠天吃饭”的危机感,因此,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白云区不少花卉种植企业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机,积极寻求转型,从单纯的花卉种植、销售、租赁基地向观光生态园、科普教育基地转变,拓展生态园区观光、餐饮、住宿等业务,抓住了新时代下消费者的新需求。
如今,花卉种植产业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种植-销售”模式,而是逐步向“种植-观光”“销售+观光”、绿植科普、生态餐饮等多元化模式发展。
作为白云区花卉协会的领头人,同时也是具有多年花卉种植经验的老手,黄文征率先开始了种植基地向观光生态园转型的探索。20多年前,黄文征租下钟落潭镇的一个采石场,开发成为花场,成立昊卉花卉园林有限公司。近几年,花卉种植的红利逐渐缩小,单一农业发展遭遇瓶颈,黄文征开始意识到,观光休闲农业已渐渐成为趋势。
2015年开始,他结合园区空气清新、相对湿度较大等特点,以及无污染的水源、土质微酸的小丘陵等自然环境,将花场转型升级为观光农业园区,目标是打造一个适合休闲养生的基地。现在,尽管没有做大规模的推广,尽管部分花卉、水果还需要两三年的过渡期,但黄文征已不需担心盈利的问题了。
新闻推荐
便民服务受赞 大奖“读秒”送出 “万户民生活动”将覆盖全市11区,免费为市民提供各项服务
小朋友参加用筷子夹玻璃球赢奖品的游戏。大批街坊排队参加活动。TIANYD的发型师给社区居民免费剪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