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技能服务产业发展,打造技工教育“广州模式” 穗技工院校 每年输送3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新快报 2018-05-25 06:42

广州市高级技师学院金牌选手黄枫杰、银牌选手陈启佳。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世界技能大赛素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在第44届世赛上,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斩获1金1银3铜1优胜奖。同时,广州更是内地参加世赛项目最多、获奖牌数最多的城市。在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中成绩斐然,可见广州技工教育的特色创新与技工院校的办学实力。

目前,广州市技工院校共开设128个专业、173个职业(工种),每年为社会输送3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就业比例分别为58.3%、33.9%。赛事、办学、就业均有亮眼表现,新快报对话广州市人社局技工教育管理处负责人,揭秘技工教育的“广州模式”。

广州成为世赛奖牌数最多的城市

在2017年第44届世赛上,广州4所技师学院7名选手为国“出征”,参加了6个项目比赛,斩获1金1银3铜1优胜奖,参赛项目占全省33%、全国13%,获奖数占全省35%、全国14%。更令人惊喜的是,来自广州市技师学院的选手黄枫杰获得原型制作项目金牌,创造了该项目中国首秀即一举夺魁的历史。

广州夺下世赛金牌并非偶然。据悉,自2011年中国首次参加世赛起,广州全市的技工院校共培养18名学生在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1金3银5铜7个优胜奖,累计参赛项目占全省40%、全国15.4%,获奖数占全省41%、全国17.6%。这使得广州成为内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时间最早、参加项目最多、获奖牌数最多的城市。

世赛成绩如此斐然,背后有何“秘诀”?“参加一次全国性的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素质等都会有较大的提升。”广州市人社局技工教育管理处负责人透露,技能大赛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起到推进作用,而且除了科学规范地开展技术训练外,还关注选手的英语、逻辑、心理、体能等综合能力。

同时,广州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每年常规邀请一些国际强队前来技术交流,让广州选手在与强国和地区选手的切磋交流中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如去年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举办第44届世赛部分参赛项目广州邀请赛时,便邀请了澳、日、俄、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练、选手同场竞技。

将世赛标准与培养方法转化为日常教学

以学促赛,以赛促学,广州技工院校参赛表现亮眼,办学自然“水涨船高”。“这与对世赛各项标准的着力研究和转化密不可分。”该负责人表示,世赛标准的研究转化推动了专业与课程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建设培养了师资队伍。

“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出世界冠军并非其终极目标。”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主力军,技工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优质就业、支撑产业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广州先后出台了技工教育发展“273”工程和 “七大行动计划”,形成了“政校企、工学评、技艺道”一体的技工教育“广州模式”。

目前,广州技工教育围绕高水平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正努力实现世赛技术标准和选手培养路径方法向日常教学的转化,拟订部分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在全国推广。同时,已着手研究世界技能大赛技术和标准,计划编撰《世赛广州》一书,并结合广州市的参赛项目出版一批教材,让参赛经验和“追求卓越、追求极致”的世赛精神进入普通教学课堂。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每年选派教师到德国、新加坡等地交流学习,积极参加国际技能竞赛,承办中英技能对抗赛、世赛邀请赛等国际交流活动,提高广州技工教育竞争力。

“瞄准”职场 推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

广州技工教育办学不仅“瞄向”赛场,更瞄向“职场”。近年来,广州技工教育坚持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根本,推动技工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形成独具特色的技工教育“广州模式”。

该负责人介绍,最主要是优化专业结构服务产业发展。每年均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推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了12大类、128个专业、173个职业(工种),一、二、三产相关专业在校生占比分别为0.6%、27.3%、72.1%,与广州市各产业对GDP贡献率大体相当。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新开设3D打印、无人机、原型设计、工业机器人、移动互联应用、养老护理等一大批新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精细木工、岭南特色工艺等专业填补了全市职业院校专业空白,对接产业、服务转型升级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此作用下,全市技工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3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就业比例分别为58.3%、33.9%。

亮点

●看特色 7所技师学院 学生社团近500个

广州积极推动技工院校将现代行业企业文化、岭南传统特色文化、学校历史传承文化与现行校园文化相结合,突出办学特色和文化积淀,弘扬工匠精神,增强师生对学校、专业的文化认同感。

如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以弘扬岭南文化为抓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雕一彩一绣”等岭南特色工艺省、市级大师13名;同时以2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为核心,建成“岭南特色工艺传承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组建技艺传承精英班。

同时,广州推动学校开展各式学生社团活动,7所技师学院学生社团近500个。每年组织“技能月”“技能节”“职业教育周”等活动,大力开展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看就业

与3000多家

知名龙头企业深度合作

广州技工院校每年开展就业市场调研,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制定招工招生计划、培养计划、参与专业建设、开发课程体系、组建教师队伍、实施教育教学、搭建管理队伍、开展考核评价;并广泛开展“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校企双制培养预备技师”等合作,实现了技能人才与就业的“无缝接轨”。

据介绍,全市技工院校与18个工业园区、3000多家知名、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开设校企双制班、订单班、冠名班,按照企业岗位需要和标准培养人才。

新闻推荐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开通“云诊室” 患者复诊不再“跑断腿” 成为国内首家开通这项业务的肿瘤专科医院

新快报讯记者黎秋玲通讯员欧晓芳黄金娟报道以前可能要跑上三趟才能解决的复诊,通过互联网协调检查、看诊、医生回复,可缩短...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