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3D打印种植体技术 个性化解决患者“种牙难”

羊城晚报 2018-04-26 21:07

陈贤帅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因为一位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陈贤帅将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从高端手表类的精密零件,转向了人的牙齿——自2010年至今,他一直深耕种植牙技术领域。如今,他和他的团队不仅实现了在通用型牙科种植体技术上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在世界首创个性化的种植牙3D打印技术。

一个问题使其研究转向

谈起自己何以选择投身种植牙技术领域,陈贤帅说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经历”。

一开始,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精密工程方面的研究,整天与高端机械手表打交道。但就在他的博士课题即将开题时,一位老师的一个问题打动了他,也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当时这位老师说,既然你们能够制造工业用的精密零件,那么医疗器械特别是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精度要求更高,你们能不能做?”

为什么不能?于是,陈贤帅将自己的博士课题转向种植牙技术领域。他很快发现,虽然当时市场上已经开始流行种植牙产品,但市场却为国外品牌所垄断,国内产品仍属空白。

“如果不能把这项技术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我做这个博士课题又有什么意义?”陈贤帅说。

2012年,他加入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并成立公司,开始了种植牙技术的产业化之路。

实现对国外品牌的超越

陈贤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种植牙技术属于通用型种植体技术,也就是当牙根脱落后,用外科手术方式,在牙床上钻孔后将钛钉植入,在钛钉上安装基台,再将牙冠粘合在基台上的技术。

经过多年研发,陈贤帅和他的团队在通用型种植体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同时还针对亚洲人的骨骼特点进行了设计。

“对于牙科种植体,国家有个标准,必须能够承受200N的咬合力,实现斜向30度的倾斜以及500万次的咬合次数。”陈贤帅介绍。

公开的数据显示,国外的二线品牌能达到这一国家标准,而一线品牌则基本实现了200N的咬合力和800万次的咬合次数。

而陈贤帅团队研发的技术,已实现250N的咬合力、1000万次咬合次数的技术指标,超越了众多国外品牌。

世界首创3D打印种植体

牙科种植体技术是一项历史不足20年的新兴技术,而流行的通用型技术有着自身的缺陷。

“通用型技术要在牙床上钻孔,会破坏旁边好的骨头,也可能对周边牙齿造成影响,且整个修复周期长达九个月,对于患者来说,时间精力和费用都是不小的负担。”

陈贤帅琢磨,原生的牙齿是更适合患者的牙齿。团队开始研发,将影像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在世界上首创了个性化的3D打印种植体技术。

通过扫描,该技术将患者原生牙根的数据导入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中,生成精准适合患者的植入式医疗器械,再通过3D打印,制成与患者原生牙根一致的种植体,由医院进行种植。

陈贤帅说,这种技术使修复周期从九个月缩短到了三个月之内;整个过程中,不用钻孔,也不会破坏健康的牙槽骨,特别适合于门牙等特殊修复。

已取得154项知识产权

陈贤帅及其团队通过多年研发,形成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掌握了大批自主知识产权。

“在口腔种植领域,我们已经取得了154项知识产权,其中专利117项。在中国整个口腔种植领域占据三分之一的比例。”陈贤帅告诉记者。

他还透露,目前,其公司产品已经获得了欧盟CE许可证,开始在海外进行销售,同时已与国内一些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用,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大规模推向市场。

“我们在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种植牙的费用成本。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中国老百姓都用得起种植牙。”陈贤帅说。

新闻推荐

17岁少女九成皮肤被烧伤 4天募款260万 广州一中女生小蕾突遭横祸,校友会求助文章引来包括校友在内的各方人士纷纷解囊

■小蕾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通讯员供图■新快报记者高镛舒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4月20日,“广州一中校友会”的微信公众号...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