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广州海味干果行业商会执行会长,维护着公正、诚信与品牌 伍惠汉:一德路海味市场的隐形卫士
奋斗在新时代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甘韵仪
守卫一德路海味市场的品牌
2002年退休后,伍惠汉闲不住,还工作在一线,借助商会平台,在幕后默默维护“一德路海味”的公正、诚信与品牌。
伍惠汉说,海味批发这个行业很有特性:家族生意为主的传统行业;货物贵门槛高;文化底蕴深厚;山珍海味食材缺乏产品标准,但与千万万万消费者相关联。
食品安全是伍惠汉最挂心的事情。2004年,他就已启动一德路食品安全体系,“那几年出了很多负面报道,说假冒伪劣海产品都来自一德路。这里当时已经是海味集散地,辐射港澳台、东南亚,更占全国市场70%份额,所以市场上一有海味出事,大家都想到一德路,我们也百口莫辩。”伍惠汉说。
2006年开始,伍惠汉在一德路建立起全市第一家食品安全检测室,对专业市场内的海味商家抽检。根据行业和产品划分8个专业工作小组,包括鲍鱼、鱼翅、燕窝、虫草等,全部由行家担任工作人员,以把好准入关,还消费者信心。他还在全市率先建立第一个红盾维权工作站,挽救市场声誉。
2013年,“假鱼翅”事件突然爆发,有相关部门指证,假鱼翅来自一德路的四个档口,伍惠汉第一时间去查看,发现确实有两家在卖鱼翅,但另外两家并没有鱼翅售卖。
“我们配合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对一德路一百多家商家的鱼翅进行下架封存,找第三方检测,同时要求商家签订承诺书,才重新恢复鱼翅市场,之后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教市民分辨真假鱼翅,这也是我们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伍惠汉说。
去年,一德路海味构建了“一德诚信平台”,希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维护好“一德路海味”这个招牌。
传统销量下滑,探索转型之路
2014年前后,一德路海味市场要转型的声音开始变多。“当时传统销售量下降70%-80%,一德路市场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需要寻找出路。”
伍惠汉说,其实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带领一德路海味市场转型的想法,一路摸着石头过河。
“转型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要投入很多,而最关键是老一辈思想观念的改变。
那时候,很多人还停留在海味市场好赚钱的美梦中,希望继续左手来货右手出货,时代在变,大家慢慢才适应企业化、公司化、品牌化的转变,同时改变以前等客上门的心态、‘三现\’交易的形式,探索互联网+销售新模式。”伍惠汉说。
不过很快,伍惠汉发现网上销售帮助并不大,“没有统一的加工,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销售很难,于是我们又想了一个办法,做线下体验馆,目前已经有一些商家在摸索着做。”
与此同时,一德路也正与第三方合作,做深加工中央厨房,开拓以“大盆菜”为主的新的海味市场。
不止如此,他还有一个新想法:“我一直希望在一德路建成世界海味博物馆、世界海产品交易中心。”
他说,只有不断地创新,“一德路海味”这个招牌才会越来越亮。
100多年来,从果栏、菜栏、鱼栏,到入室经营,一德路海味市场逐渐形成商业气候,如今已占据国内海味干果批发市场龙头老大地位,拥有海味市场10个,面积达4万平方米,1200多家商户身处其中,也成为广州的一张名片。伍惠汉(见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与一德路结缘,2017年开始任广州海味干果行业商会执行会长,“我不仅见证了广州的发展,更见证了一德路改革开放后的变迁,感情很深,我想为这个行业做一些事情。”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由中国帕金森联盟携手帕友网共同打造的“中国帕金森病门诊地图”在当天正式发布。...